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劉淑改 何五昌 文/圖
“我們二人情愿拜師馮合水先生門下為徒學藝,,尊敬師長,,遵守師規(guī),虛心學藝......”2月23日上午,,農(nóng)歷正月十二,,在寶豐縣馬街書會民俗園北側(cè)劉蘭芳藝術(shù)館內(nèi),舉行了馬街書會收徒拜師儀式,。
“口傳心授,、言傳身教”,師傅帶徒弟是培養(yǎng)戲曲等非物質(zhì)文化傳承人的有效方式,。當天,,寶豐縣墨派大調(diào)曲子傳承人馮合水、河南墜子傳承人李運德,、快板書傳承人牛艷萍共收到11名新徒,,他們年齡最小的10歲最大的66歲。
“我非常喜歡快板書,,從四歲就開始學習,。向牛艷萍老師學藝,她總是一遍遍,、手把手教,,直到教會我,她那股用心勁兒讓我很感動,。拜師后,,我更要用心學,天天練,,學好學精,!”10歲的宋兆潤說。
“一天能看千臺戲,,三天可讀萬卷書”,。始于元朝延釣年間,至今700余年間,,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三,全國各地的民間說唱藝人負鼓攜琴來到馬街,,在青青麥田里說書會友,,盡展才藝,數(shù)以萬計的觀眾也慕名而至,,摩肩擦踵,,陶醉其間。
收徒拜師是馬街書會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該活動以視頻錄制形式線上展播,。與往年收徒拜師的熱鬧不同,今年拜師現(xiàn)場雖隆重卻異常冷清,,僅有師徒及媒體記者等工作人員在場,。
“疫情沒能阻擋我們對馬街書會的傳承,為避免人員聚集,,今年馬街書會系列活動改為線上舉辦,。眼下,線上活動十分熱鬧,,截至目前,,通過網(wǎng)絡平臺推送的各類節(jié)目點擊量已突破數(shù)百萬人次,實際參與書會的民間藝人和觀眾有望突破以往規(guī)模,。”寶豐縣文廣旅局局長張玲玲介紹,。
墨派大調(diào)曲詞高雅,難解難記,,調(diào)門粗算也有100多個,,非常難學。“以前條件差沒有錄音機,,我?guī)煾堤K尊五非常用心一句句一遍遍的教會我,。”今年80歲的馮合水,從15歲起開始學習墨派大調(diào),,如今從藝65年的他回憶起師傅的傳授感慨萬千,,“這么好的東西不能失傳,我也要像師傅一樣把肚子里的絕活,,毫無保留地交給徒弟,,讓他們把墨派大調(diào)更好地傳承下去!”
在這片土地上,,寶豐人守護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永在,,馬街書會的火種就不會熄滅。(編輯 呂瑞天)
“我們二人情愿拜師馮合水先生門下為徒學藝,,尊敬師長,,遵守師規(guī),虛心學藝......”2月23日上午,,農(nóng)歷正月十二,,在寶豐縣馬街書會民俗園北側(cè)劉蘭芳藝術(shù)館內(nèi),舉行了馬街書會收徒拜師儀式,。
“口傳心授,、言傳身教”,師傅帶徒弟是培養(yǎng)戲曲等非物質(zhì)文化傳承人的有效方式,。當天,,寶豐縣墨派大調(diào)曲子傳承人馮合水、河南墜子傳承人李運德,、快板書傳承人牛艷萍共收到11名新徒,,他們年齡最小的10歲最大的66歲。
“我非常喜歡快板書,,從四歲就開始學習,。向牛艷萍老師學藝,她總是一遍遍,、手把手教,,直到教會我,她那股用心勁兒讓我很感動,。拜師后,,我更要用心學,天天練,,學好學精,!”10歲的宋兆潤說。
“一天能看千臺戲,,三天可讀萬卷書”,。始于元朝延釣年間,至今700余年間,,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三,全國各地的民間說唱藝人負鼓攜琴來到馬街,,在青青麥田里說書會友,,盡展才藝,數(shù)以萬計的觀眾也慕名而至,,摩肩擦踵,,陶醉其間。
收徒拜師是馬街書會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該活動以視頻錄制形式線上展播,。與往年收徒拜師的熱鬧不同,今年拜師現(xiàn)場雖隆重卻異常冷清,,僅有師徒及媒體記者等工作人員在場,。
“疫情沒能阻擋我們對馬街書會的傳承,為避免人員聚集,,今年馬街書會系列活動改為線上舉辦,。眼下,線上活動十分熱鬧,,截至目前,,通過網(wǎng)絡平臺推送的各類節(jié)目點擊量已突破數(shù)百萬人次,實際參與書會的民間藝人和觀眾有望突破以往規(guī)模,。”寶豐縣文廣旅局局長張玲玲介紹,。
墨派大調(diào)曲詞高雅,難解難記,,調(diào)門粗算也有100多個,,非常難學。“以前條件差沒有錄音機,,我?guī)煾堤K尊五非常用心一句句一遍遍的教會我,。”今年80歲的馮合水,從15歲起開始學習墨派大調(diào),,如今從藝65年的他回憶起師傅的傳授感慨萬千,,“這么好的東西不能失傳,我也要像師傅一樣把肚子里的絕活,,毫無保留地交給徒弟,,讓他們把墨派大調(diào)更好地傳承下去!”
在這片土地上,,寶豐人守護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永在,,馬街書會的火種就不會熄滅。(編輯 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