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這還是一片荒山坡,沒水沒電,,種啥都難成,,村里看著都頭疼,如今靠著黨的好政策,,我們因地制宜發(fā)展冬桃種植,,成了群眾發(fā)家致富的好門路,說內心話,,發(fā)展到這規(guī)模,供電所也很給力,。”11月1日,,在洛陽市新安縣北冶鎮(zhèn)千畝冬桃種植基地主區(qū)域的北冶鎮(zhèn)劉黃村,黨支部書記王聯合對前來檢查線路設施的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北冶供電所所長仝建說,。
時下正是冬桃成熟采摘期,。站在劉黃村最高處遠眺,千畝冬桃基地連片成林,、錯落有致,。歷經深秋仍然枝繁葉茂的樹枝上掛滿了套著紙袋的冬桃,果農們穿行在桃園中,,正忙著采摘運輸,。
從數年前還是荒山一片,到如今的一座青山金山,,秘訣何在?據了解,,劉黃村雖然地處深山,交通不便,,但是荒山較多且成片,、土壤酸堿度適中,氣候適宜,,可大力發(fā)展冬桃種植,。圍繞發(fā)展方向,該村干部群眾齊心協力,,三個月內完成了土地流轉和荒山整治工作,,為發(fā)展冬桃種植開始了大膽實踐。
對劉黃村來說,,荒山治理并不難,,最大的難題是灌溉。劉黃村荒山距離村子較遠,,水源更遠,。如果不能及時灌溉,,不僅影響樹木成長,而且也會嚴重影響桃子的質量,。只有架上電,,把水送上山才是最便捷最簡單最省力的辦法。針對劉黃村的用電申請,,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特事特辦,,北冶供電所多次深入基地,了解用電需求,,為基地量身定制供電方案,,在最短的時間內為劉黃村安裝100千伏安變壓器一臺,為基地架設線路1200多米,。
三年來,,劉黃村的冬桃基地已掛果成林并初具規(guī)模。對新安縣供電公司北冶供電所來說,,三年來,,他們記不清有多少次深入基地解決用電難題,只要電上有問題,,那是早叫早到,,晚叫晚到,絕不拖延和耽誤,。
今年夏季,,新安縣雨水少,由于水源地距離主供線路較遠,,加之村子用電量突增,,基地灌溉用電出現緊張局面。針對桃農心焦,、桃樹喊渴的情況,,北冶供電所不等不靠,主動對接村雙委,,積極將情況向該公司黨政匯報,,特事特辦、加班加點在兩天時間內將100千伏安變壓器更換為250千伏安,,同時架設低壓線路1100多米延伸至位于山頂處的蓄水池,,既解決了村里夏季用電緊張局面,也解決了基地灌溉難,。
“雨水充足的時候,,我們不用擔心灌溉問題,就是怕大雨天氣造成山體滑坡影響線路安全”,。北冶供電所所長仝健說,,今年十月份,,新安縣秋雨連綿,多地段發(fā)生滑坡塌方現象,。針對基地的線桿多架設在山高坡陡處,,為確保線路安全運行,供電所加強巡視,,對危險地段線桿及時加固消缺,,確保了線路安全可靠供電。
如今冬桃產業(yè)已成新安縣北冶鎮(zhèn)發(fā)展的新名片,,總種植面積超過了1500畝,。據預測,冬桃進入盛果期后,,每年可為群眾和村集體經濟帶來近百萬的純收益,。
鄉(xiāng)村振興、電力先行,。對北冶供電所來說,堅定不移支持北冶鎮(zhèn)冬桃產業(yè)發(fā)展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三年來,,北冶供電所共計為基地架設改造線路2200多米,上門服務20多次,,整改私拉亂接線路400多米,,排除用電隱患10多處,為群眾發(fā)放安全用電宣傳資料千余份,,以實際行動得到了鎮(zhèn)黨委政府的好評,,為鄉(xiāng)村振興添加了活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