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鄭娜
為全面貫徹落實“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要求,5月份,,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各部門在做好審執(zhí)工作的同時,,圍繞“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討論活動第五期議題展開討論,,即:危機意識缺乏的主要表現有哪些,?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增強危機意識,?努力在思想碰撞中實現思想觀念大轉變、本領能力再提升,,第五期大學習,、大討論效果如何?讓我們聽聽南陽中院各支部干警怎么說……
辦公室高順:危機意識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動力
缺乏危機意識的主要表現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得過且過,,好像什么事都和他沒有關系一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tài),;二是做事拖拖拉拉,,不到最后關頭不知道著急,有比較嚴重的拖延癥傾向,;三是不知道輕重緩急,,抓不到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感受不到危機和緊迫,;四是有比較嚴重的依賴心理,,自己不去做總覺得會有別人來解決問題。
危機是理智的開端,。沒有危機意識,人就缺少敬畏,難免道德失范,、政治失足、行為失準,。作為法院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理應常懷畏懼心理,常持理性心態(tài),心有所懼,引有所止,。危機感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動力。只有常懷“怕群眾指背,怕干不到位,怕組織問責”的心態(tài),才能干成事不出事,從而遠離危險,贏得群眾的口碑,。官有所畏,業(yè)有所成,。作為法院干警只有以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平和之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之心,夙夜在公,、寢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坦坦蕩蕩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干干凈凈為官,才能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顧慮、行而不忘法紀,從而贏得群眾,實現自我價值,。
民一庭陳?。撼丫o迫感、恐慌感,、敬畏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黨員缺乏“危機感”或者沒有“危機感”,,就很容易躺在前人的功勞簿上“睡大覺”,,也很容易淡漠黨性和責任。黨員危機感就是從發(fā)展上要有緊迫感,、本領上要有恐慌感,、對群眾要有敬畏感。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危機意識,,自覺加強學習鍛煉,,增強服務群眾的意識和本領,更好地實現個人人生價值,、更多地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
要重視思想危機,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黨員干部要扭緊思想開關,,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才能不犯錯,、不出錯。要提防生活危機,,做到不該吃的飯不吃,、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交的朋友不交,,自覺凈化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要警惕“本領危機”,,與時俱進及時補充營養(yǎng),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刻苦學習、積極進步的態(tài)度,,不斷促進自身成長進步,,跟上時代的步伐。
環(huán)資庭王璨: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 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
有危機意識才能避免危機,。在審判工作中,,危機意識要求我們要對工作中的風險有足夠的敏感度,并時刻保持足夠的警惕性,,主動把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而不是等危機迅速發(fā)展下去。面對問題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做法院系統(tǒng)的中流砥柱,。增強危機意識,防患于未然,,無論是生活上、工作上,、學習上,,都不能固步自封、自以為是,,一定要保持適度的饑餓感,,才有獲取追求的動力,從而如饑似渴地吸取知識,、發(fā)憤圖強地進取,。
研究室張亞楠:堅持不斷學習 提升工作業(yè)績
在工作中,要堅持對標先進,,找準差距,,著力改正自身的不足,不斷提升自我,。要樹立競爭意識,。在法院系統(tǒng)中,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崗位,,學習其他先進單位的工作經驗,、工作方法,,不斷向優(yōu)秀單位和同志看齊,爭取工作取得成效,。要常學常新,。工作與學習是相輔相成的一個過程,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用工作中的知識去幫助自己找到學習的方向和道理,,這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只有堅持不斷地學習,,才能讓這個過程保持螺旋式上升,,才能不斷提升工作水平。要克服貪圖安逸的心態(tài),。貪圖安逸其實就是本身懶惰思維的體現,,要在工作中、學習中克服這一心態(tài),,不要浪費光陰,,只有不斷經過工作中各種事情的歷練,多做事,、勤做事,,才能提升工作成績。
督察室閆楠:樹牢群眾觀點 傾聽群眾呼聲
提升政治能力,。要準確把握最高法院和上級法院工作重點要點,,善于從政治上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著力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
提升專業(yè)能力,。要加強實踐鍛煉,,利用監(jiān)督、匯報,、總結的機會,,在實踐實戰(zhàn)中學習專業(yè)知識,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工作質效,。提升服務能力,培養(yǎng)吃透上情,、了解下情的能力,,將上級院的要求與下級院總結進行對照,,查擺問題,找到解決方案,,在上傳下達中逐步提升服務能力,。
提升群眾工作能力。要尊重群眾主體地位,,主動傾聽群眾呼聲,,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找準問題、找到差距,,對癥施策,、立行立改。盯緊“急難愁盼”問題,,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熱情用心地服務企業(y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當好“金牌店小二”和“人民勤務員”。
法警局李洋洋:拒絕躺平 直面困難和挑戰(zhàn)
拒絕思想“躺平”,,增強“躺不下”的使命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要增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強烈使命感,,錘煉勇往直前,、攻堅克難的實干作風,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闖勁,,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拒絕擔當“躺平”,,增強“躺不慣”的責任感。年輕干部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奮斗姿態(tài),,拉滿弓,、鉚足勁,,當主力、爭先鋒,,勇于挑最重的“擔子”,、接最燙的“山芋”、啃最硬的“骨頭”,,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達目標不罷休”的狠勁,朝著理想和目標久久為功,、奮力前進,,書寫新時代的“擔當答卷”。
拒絕能力“躺平”,,增強“躺不穩(wěn)”的緊迫感,。面對知識更新不斷加速、群眾需求日益多元的發(fā)展形式,,需要廣大黨員干部擁有更廣博的知識儲備,、更豐富的經驗積累、更巧妙的工作方法,。要善于用學習填充理想的底色,,堅持向實踐學習,認真思考,、學以致用,,堅持向群眾學習,在服務群眾,、解決群眾需求中練就過硬的“金剛鉆”,,努力成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