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西城區(qū)粉房琉璃街上,,多家快遞公司在這里設點,,每天有大量快遞包裹從這里被分發(fā)到各處。記者 徐紅 攝
如今,,快遞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少城市居民的生活已離不開快遞了。早在2016年6月1日就已正式施行的快遞實名制至今仍遭遇落地難,,導致不法分子鉆空子,,帶來多種社會隱患。實名寄快遞為啥這么難,?如何切實落實快遞實名制,?
足不出戶便可享受購物、訂餐,、訂票等生活服務,,如今,城市居民的生活已離不開快遞了,。然而,,隨著快遞業(yè)競爭加劇,快遞安全形勢日趨嚴峻。
隨著“雙11”網(wǎng)購促銷日漸臨近,,網(wǎng)購浪潮即將再度掀起,,快遞包裹安全又一次擺在了公眾面前。
其實,,早在2016年6月1日,快遞實名制作為國家行業(yè)標準就已正式施行,,《快遞安全生產(chǎn)操作規(guī)范》規(guī)定,,快遞服務組織應在收寄時要求寄件人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核對證件信息并進行登記,,寄件人拒絕提供有效身份證件的,,快遞業(yè)務員應拒絕收寄。
記者近日調查發(fā)現(xiàn),,快遞實名制遭到“冷遇”:一方面,,收寄件人對實名制可能造成的信息泄露心存芥蒂;另一方面,,在日常寄件時,,快遞公司也極少主動要求實名登記。那么,,“有名無實”的快遞實名該如何落實,?
嚴整治 實名制不再可有可無
到今年底快遞實名收寄率要達到40%,2018年底實現(xiàn)100%全覆蓋
近年來,,對于加強快遞行業(yè)安全監(jiān)管的呼聲越來越高,,監(jiān)管的力度也不斷加大,實名收寄,、開包驗視等方式成為保障快遞包裹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在實際操作中,快遞實名制很難完全實施,。
“請出示您的身份證,。”近日,天津市民趙康在寄快遞時被要求查驗身份證,,否則會被拒收,。“早聽說寄快遞要查身份證,以往和快遞小哥說聲沒帶也就過去了,,快遞照樣寄,。”趙康遞上身份證說:“為嘛最近如此嚴格呢?”快遞小哥告訴趙康,,以后可不能再含糊,,公司也要求寄送快遞必須查驗身份證,客戶寄送的包裹也要配合快遞員開包檢查。
不可否認,,在“快遞實名制”相關規(guī)定推出之后,,諸如“哆啦a夢”“腦殘粉”“齊天大圣”“王先生”的名字仍然可以無阻礙寄件。
業(yè)內人士表示,,在快遞收寄匿名的情況下,,收寄的快遞容易讓不法分子鉆空子,帶來多種社會隱患,。據(jù)中國郵政局市場監(jiān)管司的不完全統(tǒng)計,,僅2010年,中國就查獲大量通過快遞渠道運輸?shù)倪`禁品,,包括毒品案件327起,、其他各種危險品案件1400余起。同時,,在快遞收寄匿名情況下,,快件丟失、快件損毀,、快件莫名被他人代簽的混亂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事后無法溯源追查,嚴重影響快遞業(yè)的客戶滿意度,。
不久前,,在一次快遞實名制專項整治行動中,浙江溫州瑞安等地的30個快遞網(wǎng)點就因未落實快遞實名收寄,、開箱驗視等規(guī)定,,涉嫌違法被予以查封。這無疑給快遞行業(yè)敲響了警鐘,,讓大部分快遞企業(yè)和經(jīng)營網(wǎng)點意識到,,快遞實名制不再是可有可無的“指導性意見”,置若罔聞注定要遭受懲處,。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快遞實名制落實情況并不理想,。
業(yè)內人士稱,目前快遞實名制正在加速落地,,并將成為常態(tài),。國家郵政局已明確:到今年底快遞實名收寄率要達到40%,2018年底實現(xiàn)100%全覆蓋,。
把準脈 消除執(zhí)行者后顧之憂
一是快遞員不愿意核驗身份證,,二是消費者不愿意把身份證給陌生人看
記者調查了解到,順豐,、“三通一達”等多家快遞企業(yè)早在去年就要求寄件實名登記,,但一線快遞員執(zhí)行情況不一,,有些快遞員看情況“可以通融”。
其中一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稱:“近日公司各個網(wǎng)點都收到指示,,要求必須做好寄件登記和開箱驗視,,不按規(guī)定操作就是違法行為。”
快遞員王勇打開他的手機微信讓記者看,,“你瞧這兩天我們主管一直在群里發(fā)消息,,告訴大家哪家快遞網(wǎng)點又被查封了,囑咐我們寧可不收件,,也不能丟飯碗”,。
有近兩年工作經(jīng)驗的快遞員劉冬冬告訴記者,公司的確要求收件實名驗證,,但真正執(zhí)行起來可以靈活掌握。比如自己常去的公司和單位熟客,,只要不是寄遞違禁品,,就沒必要較真,否則耽誤時間不說,,還有可能損失客戶,。不過若是在路邊攔住我要求發(fā)快遞的,我都堅持“沒帶身份證不收,,不讓看(貨)不收,,(貨)搞不明白不收”。
事實上,,快遞實名制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方面可以防止假冒偽劣、違規(guī)違禁商品進入市場,,保障公共安全,;另一方面有利于維護消費者權益,打擊不法商販,,促進市場健康有序發(fā)展,,最終目的是保證寄遞快件的安全。
“快遞實名”實行難的根源在哪,?專業(yè)人士認為,,一是快遞員不愿意核驗身份證,二是消費者不愿意把身份證給陌生人看,,這是快遞實名制無法完全實施的主要原因,。
一家快遞公司員工稱,“一個小件抽成也就1.1元左右,,登記實名信息會耽擱以往寄兩個快件的時間,,非常不劃算”,。韻達公司一位快遞員坦言,快遞員收入都是按件提成,,收一件快遞原本只需5分鐘,,但如果加上登記、核實身份信息,,就會增加3至5分鐘的時間,,而且強制用戶出示身份證不但影響工作效率,也會流失部分客戶,。
記者了解到,,對于快遞實名制,大多數(shù)居民其實并不反對,,他們只是擔心實名登記會加大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北京市民宋潔說,實名登記后,,快遞公司有客戶的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等于有了個人全套資料,,信息一旦泄露,就像是在“裸奔”,,太可怕了,。
可見,快遞實名難以全面落實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快遞員或者消費者,,而是公眾對信息安全的不信任,。正如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所言:“全面推行實名制,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確保寄件人的信息可追溯,,二是保護好消費者的隱私,如果消費者的信息得不到充分保護,,實名制就很難推行下去,。”
上好鎖 信息安全管控成體系
采用隱私面單、加快相關立法,、運用信息化手段
事實上,,推動落實實名收寄制度具有較大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因為寄遞服務不同于賓館,、銀行,、電信等傳統(tǒng)“柜臺式”服務,其市場主體眾多,、人貨分離,、流動性作業(yè)強,、手工登記實名信息安全系數(shù)低,這也為不法分子通過匿名,、夾帶,、隱藏等手法逃避檢查和打擊提供了可乘之機。
那么,,怎樣才能有效推行快遞實名制,?專家建議,在保持快遞便民,、利民屬性的同時,,給快遞實名制加一把“安全鎖”,有助于風險防范和信用管理,。
“安全鎖”之一是目前被快遞企業(yè)大量采用的“隱私面單”,。業(yè)界認為,平衡實名制與個人隱私之間矛盾的一個重要技術手段,,就是采用隱私面單,。“隱私面單”的嘗試不僅能提高行業(yè)的安全系數(shù),減少消費者的顧慮,,也可以進一步推動快遞實名制的落實。
網(wǎng)購族們可以看到,,“隱私面單”上不再完整顯示收貨人的姓名,、手機號和地址信息,而以笑臉符號或“*”號代替,,從而達到加密效果,,防止他人從單子上竊取消費者的個人隱私。比如順豐的“豐密面單”,、京東的“微笑面單”,、圓通的“隱形面單”,菜鳥網(wǎng)絡也聯(lián)合EMS,、百世快遞,、中通、申通等主要快遞公司共同推動使用“隱私面單”,。據(jù)悉,,僅京東在全國已有超過90%的自營配送訂單實現(xiàn)面單“微笑化”,據(jù)估算,,2017年京東將產(chǎn)生至少10億張“微笑面單”,。
第二把“安全鎖”,今年7月,,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的《快遞業(yè)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規(guī)定了快遞實名制原則,,意味著中國快遞實名制邁出了立法的關鍵一步。業(yè)內人士認為,,意見稿將實名制收寄由行業(yè)規(guī)章文件上升為國家行政法規(guī),,將會實質性推進落實快遞實名制。
其實,,真正的大面積快遞數(shù)據(jù)信息泄露不在末端的快遞員配送領域,,而在于企業(yè)自身的安全管控是否嚴格及法律意識是否薄弱。為此,,第三把“安全鎖”就是國家郵政局啟動的郵件快件實名收寄信息系統(tǒng),,從信息化手段推動快遞實名收寄制度,保證個人信息安全,。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jiān)管司司長馮力虎介紹說,,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原則,,力爭在2018年年底前實現(xiàn)實名收寄信息化全覆蓋,。截至今年6月底,國家郵政局實名信息監(jiān)管平臺共接入郵政EMS,、順豐,、“三通一達”、百世等10家主要品牌寄遞企業(yè),,占行業(yè)業(yè)務總量約90%,。全網(wǎng)信息化實名收寄業(yè)務量累計完成3億件,日均逾500萬件,,實名收寄信息系統(tǒng)在線注冊用戶達2250萬人,。
中國快遞協(xié)會原副秘書長邵鐘林表示:“在保護個人信息方面,除了隱私面單,、立法和信息化手段外,,對快遞公司內部來說,還要防止數(shù)據(jù)庫里的數(shù)據(jù)外泄,、在技術層面防止黑客入侵等,。”(記者 徐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