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山村道路縱橫交錯,,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充滿詩意,,高低起伏的山脈溝壑相映成趣……這就是南陽市內鄉(xiāng)縣大橋鄉(xiāng)河南村。美麗如畫的山村景致使人耳目一新,,整個村莊處處洋溢著蓬勃發(fā)展的朝氣與活力,。為了描繪這幅“山村詩意圖”,來自河南省審計廳的駐村工作隊可沒少花費心血,,他們?yōu)楹幽洗鍢嬛鹆送ㄍl(xiāng)村振興的“快車道”,。
河南村位于南陽市內鄉(xiāng)縣大橋鄉(xiāng)政府西北6公里處,距離縣城3公里,,是一個典型的淺山丘陵地帶區(qū),。全村12個村民小組和1個新型社區(qū),649戶2164人,,其中建檔立卡戶75戶180人,,邊緣1戶5人。由于地處偏僻,,山路難行,,水源短缺,電力不足,,網絡缺乏,,生存環(huán)境惡劣,村民生活苦不堪言,。2002年,,河南村被評為國家級貧困村。2012年,,河南省審計廳開始定點幫扶,,河南村開始走向逆襲之路。
“一開始,,空白的河南村,,確實很讓人苦惱,都不知該從何處下筆,。但大家并沒有因此束縛手腳,,反而選擇攻堅克難,齊心共筑,,讓越來越多村民的笑臉,,綻放在新農村建設的畫卷中,。”河南省審計廳駐村第一書記趙佳琳說道,在哪里工作都是為了黨的事業(yè),、為人民群眾謀福祉,,駐村工作隊沒有因條件艱苦有半點怨言,一頭扎在山村,,盡心盡力落實中央振興政策,,因地制宜謀劃發(fā)展方案,集中力量解決群眾困難,。
要想富,,先修路。河南省審計廳駐村工作隊駐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深入了解實際,,拉出問題清單,,對所列事項逐項研究解決。“全村原唯一一條出村道路距老省道 9公里,,2012年,,在省審計廳的努力爭取下,新S249 省道開通并穿境而過,,縣城新修南環(huán)線將河南村大部分區(qū)域納入城控區(qū),,使河南村距縣城直線距離縮短到 1.5 公里,給河南村帶來了難得的發(fā)展機遇,。”趙佳琳說,,打通了河南村與外界的通道之后,村民們出行方便了,,沿路開始做些小生意,,帶動了一部分村民致富,村民田間地頭的路,,也被修成了水泥路,,原來因為交通不便無法耕種的土地,也復耕了,。
路修好了,,很多問題迎刃而解,審計廳協(xié)調爭取200余萬元資金,,實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路燈亮了,環(huán)境美了,,電力足了,,網絡通了,河南村再也不是孤島,,村民再也不擔心下雨路難行,。不僅如此,省審計廳借助搬遷扶貧和以工代賑易地搬遷項目,,將住在半山坡的村民整體搬遷至山下,,統(tǒng)一規(guī)劃,建成新型社區(qū),,共搬遷了9個村民小組242戶1248人,,其中馬岈、龐家,、虎嶺,、上西、中西,、下西六個組實施了整體搬遷,。
據(jù)趙佳琳介紹,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經過外出考察學習觀摩,,計劃將河南村打造成為一個近郊旅游采摘游玩生態(tài)村,。經河南省審計廳協(xié)調,省交通廳獲批新建村內觀光旅游三級公路6公里,,項目總投資1400萬元,,目前該項目正在施工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河南村將成為內鄉(xiāng)縣的“后花園”,。
謀產業(yè),助振興,。在河南村,,記者走進村里的切紙加工廠,車間里一派忙碌,,車間內機聲隆隆,,30多名工人忙著分揀、包裝,、裝箱,,一批批加工好的卷紙整齊擺放在成品區(qū),等待出庫……
今年55歲的村民李占生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因肢體三級殘疾,,行動不方便,村里的切紙加工廠建成后,,每天都是老伴推著他去上下班,,現(xiàn)在老兩口都在切紙廠干活,一年下來,,不僅能照顧到家中一切,,還能增加2萬多元的收入,。
在河南村陽光草莓園種植大棚里,一株株青翠的草莓苗伏在地壟上,,顆顆草莓露出鮮紅的“臉蛋”,,白色的小花點綴期間,讓冰冷的大棚里充滿了“莓”好“錢”景,,吸引不少游客前來采摘品嘗,。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前些年在外地打零工時學會了草莓種植技術,,返鄉(xiāng)后,,在鄉(xiāng)政府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大力幫扶下,現(xiàn)在草莓種植面積已達10多畝,,年收益達50多萬元,,不但自己致富了,還帶動了周邊30多人共同致富,。”草莓種植基地負責人李波開心地說道,。
以前村里就業(yè)機會不多,年輕人大都出去打工了,。經省審計廳協(xié)調,,仙鶴紙業(yè)在村里建了一個切紙加工廠,吸納村民70余人在家門口就業(yè),,村集體增收8萬余元,。2019年,連續(xù)3年利用省派第一書記專項資金150萬建立了1個草莓種植基地1個高標準玻璃育苗大棚,,村年集體收入增收5萬余元,。趙佳琳介紹,河南村通過引導市場資本向農村轉移,,不僅讓村民興起返鄉(xiāng)潮,,也讓周邊村民有了更多就業(yè)選擇。以產業(yè)為依托,,家門口就業(yè)夯實了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的路徑,,也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機會,靠自己和家人的奮斗實現(xiàn)小康夢想,。
建設施,,換新顏。河南村先后籌資110余萬元新建了功能完善,、運行規(guī)范的村黨群服務中心,,規(guī)范設置了“一廳五室”,科學整合了服務項目,嚴格落實了來訪接待,、首問負責等制度,,為群眾提供了及時高效的便民服務。2020年,,又多方籌集資金60萬元,,重新整理了黨建宣傳基地,對廣場損毀地段進行修繕,,協(xié)調縣科技局在廣場安裝大型屏幕電視,,安裝了高亮度廣場射燈5個,,為全村村民和周邊殘疾人托養(yǎng)服務中心,、敬老院、幼兒園以及周邊社區(qū)近2萬人提供休閑活動場所,。
基層干部群眾在茶余飯后散步時,,通過觀看視頻,觀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黨建宣傳資料,,了解到我們黨的偉大光輝歷史和多年來在農村工作取得的成效,切身感受到黨的扶貧惠農政策,,凝了民心,、聚了人氣,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
繪藍圖,,謀巨變。河南村發(fā)生的良性改變,,使它從一個無人問津的落后村一躍成為全鄉(xiāng)最有發(fā)展?jié)摿Φ拇?。下一步,該村將依托旅游環(huán)線的交通區(qū)位優(yōu)勢和地理優(yōu)勢,,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依托果樹種植,,大力發(fā)展田園采摘,、農家生活體驗等鄉(xiāng)村旅游項目,積極向田園綜合體轉型,,努力實現(xiàn)一產帶三產,,打造新的致富增長點。
鄉(xiāng)村振興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如今,伴隨著新時代的號角,,一首磅礴有力的鄉(xiāng)村振興交響曲,,在河南村激揚響起,在砥礪奮進中,,一幅產業(yè)興,、生態(tài)美、村容美,、鄉(xiāng)風美,、生活美的新圖景愈加清晰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