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宋紅勝 通訊員 王晨光 朱命瑩 文/圖
“我沒想到,,都七十了還能開個修車鋪掙掙錢,。”12月9日,,在長垣市丁欒鎮(zhèn)羅章寨村黨群文化廣場旁邊的一間門面房,牛永彬一邊修車,,一邊與河南商報記者聊了起來,。
牛永彬有兩個女兒,都已經(jīng)出嫁,,留下他們老兩口艱難度日,。“我和我老伴都有慢性病,常年吃藥,。早些年的時候,,感覺日子都過不下去了。”牛永彬說,,2016年他們老兩口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后,,享受了金融扶貧、到戶增收,、光伏發(fā)電分紅等多項扶貧政策,,年增收16000元左右。
2017年,,村干部找到牛永彬,,建議他在臨街的房子里開一間修車鋪,并為他提供了技能培訓(xùn),。很快,,這間修車鋪開了起來,生意也很快好了起來,,附近村莊的村民都來這里修車,。村干部還為他爭取了公益性崗位,牛永彬當(dāng)起了村里保潔員的領(lǐng)班,,月收入420元,。
“政府對咱們這么好,哪能光享受,、不奮斗,?只要自己想脫貧,只要努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去爭取,,一定能脫貧,!”牛永彬說,2018年他和老伴順利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