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地震那年,她身赴災區(qū),,參與抗震救災,,遭遇泥石流,差一點就被卷走,,但依然堅守一線,。從災區(qū)返回不久,她被查出乳腺癌,,伴隨著并發(fā)癥等痛苦折磨,,身體未痊愈,她又繼續(xù)在工作中“奮戰(zhàn)”,,甘為中原出彩添“磚瓦”,。
她就是河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住房保障處調研員王曉惠。
感動 十年前親赴汶川抗震救災,,差點被泥石流卷走
2008年,,汶川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那年,,不顧余震,,王曉惠和同事驅車趕赴災區(qū),負責綿陽震區(qū)上萬套板房建設質量監(jiān)督管理任務,。
行至青川,,沒想到遭遇了塌方和泥石流,眼看泥石流轟隆隆往前沖來,,情急之下,,車里的男同事跳上車頂,伸手沖王曉惠大喊:“快快快,!”王曉惠慌亂中踩住車門,,搶在泥石流沖過來前,被同事拽上車頂,,此刻她“大腦一片空白”,。
當時大小余震不斷,全城百姓撤離,,墻體都是八字裂縫,,房屋隨時可能倒塌,王曉惠帶著工具,,走進去一間挨一間測量,。面對余震,、缺水斷電、水質污染等艱苦條件,,她都沒有怕過,,但她最怕的是上廁所,因為沒有帳篷,,上廁所得“就地解決”,,“周邊都是男同事,還要想辦法尷尬地避開”,。
百余天的辛苦堅守,,當看到自己親手把關的板房全部達標,群眾安然無恙后,,她欣慰地笑了,。
堅強 憑著精神上的韌勁,她戰(zhàn)勝了病魔也收獲了榮譽
高強度的緊張作業(yè),,讓王曉惠身體消耗極大,,從災區(qū)返回不久,王曉惠一直高燒不退,,四肢乏力,,到醫(yī)院檢查時,確認為乳腺癌,。
一開始,,王曉惠依舊像往常一樣上班,把分管的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背地里,,默默忍受化療帶來的痛苦。
憑著精神上的這股韌勁,、工作上的這股狠勁,、事業(yè)上的這股拼勁,她經歷6次化療戰(zhàn)勝了病魔,,也收獲了一項項榮譽,。
多年來,她代表河南參加了國務院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立法,、釋義和配套文件的起草和出臺工作,。還先后參加了《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導則》等國家標準的編制及《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等的起草編寫工作,參與修改了《創(chuàng)住宅精品工程施工技術指南》等書籍的編纂任務,。
她親自評審了幾百項河南省建設工程“中州杯”獎(省優(yōu)質工程),,幾十項河南省優(yōu)質裝飾工程獎,千余項河南省優(yōu)質結構工程獎,。并在此基礎上成功推薦了“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yōu)質工程)”“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填補了我省沒有“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的空白,,為河南建筑大省爭得了榮譽。
堅持 從事建筑行業(yè)三十多年,,成為我省建設系統(tǒng)的領軍人物
王曉惠1982年大學畢業(yè)后,,來到商丘地區(qū)建筑安裝工程公司,當了一名建筑從業(yè)者,。歷經多個單位,,她一干就是36年,,成為我省建設系統(tǒng)的領軍人物,。
2016年,她調整到住房保障處任調研員后,,分管保障性住房審計整改工作,。她任勞任怨,主動與審計等有關部門溝通配合,,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憑借自身多年扎實的業(yè)務功底,全力聚焦審計發(fā)現(xiàn)問題整改任務,,編輯印發(fā)了十多本內部參考資料,。
那個時候,她的母親剛在青海病逝,,她考慮到繁重的整改任務,,當天上午匆匆料理完后事,下午就飛回鄭州,,第二天忍著極大的悲傷趕到了工作崗位上,。
“付出這么多值得嗎?”王曉惠回答:“凡事都要認真,,認真了就得付出,,大家給了我很多愛,自己更應該用進取的心去做事,,不能應付差事,。”
記者: 河南商報記者 張麗 受訪者供圖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