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豫菜高質量發(fā)展暨阿五創(chuàng)辦20周年活動于鄭州圓滿舉辦,。在現場數百位國內外文化界,、餐飲界專家和企業(yè)家的見證下,一本關于黃河鯉魚和豫菜文化的書籍《千年一魚》正式發(fā)布,。
全書洋洋灑灑十萬字,,勾勒了上萬年的鯉魚文化史和豫菜發(fā)展史,。這是中華餐飲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統(tǒng)闡述鯉魚文化的專著,填補了鯉魚文化沒有系統(tǒng)闡述的空白,,對于鯉魚文化體系打造,、黃河鯉魚頭牌回歸以及豫菜復興具有深遠的意義。
即日起,,阿五公眾號將對本書進行連載,,敬請關注!
魚圖騰 之 以魚為載體之哲思
鯉魚躍龍門
《太平廣記》中有載,,河東有處龍門山,,相傳,,大禹治水時曾在這里鑿山斷門,。黃河流過此地,從中間奔騰而下,,兩岸連車馬都不能通行,。但是,每年暮春三月,,都會有無數黃河鯉魚從龍門山逆流而上,。
也許是古人觀察到的魚類洄游現象,也許是古人對魚圖騰的崇拜,,鯉魚逆流而上最終演化成了“鯉魚躍龍門”,。古人將美好的祈愿寄托在了這一傳說中。他們相信,,魚兒逆流躍過龍門山便可幻化成龍,,只是魚兒在躍過龍門之后還要經歷一場生死浩劫——“天火燒尾”。“有云雨隨之,,天火自后燒其尾,,乃化為龍。”而沒有成功躍過龍門的魚,,額頭上會留下碰觸石壁后的痕跡,,即點額。
隋唐開創(chuàng)的科舉制度,,為入仕提供了機會,,在那個充滿進取的年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奢望,。
李白《與韓荊州書》就寫道:“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士子一旦中舉,,那就真正徹底改變了命運,,才能“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而在唐代,,士子登科或官員升遷后常會舉辦宴席,即燒尾宴,,取義步步高升,。《舊唐書》記載:“公卿大臣初拜官者,,例許獻食,,名曰燒尾。”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后,,舉辦了“燒尾宴”并記下了宴會上的菜名,、用料以及簡要的烹飪方法。
后來,,這份食譜被人抄錄在了《清異錄》中,。后人將這份食譜稱為《韋巨源食譜》或者《韋巨源燒尾宴食單》。這份食譜雖然不完整,,且記載簡略,,但是依然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流傳下來的58道菜中有糕點20多種,,菜肴30多種,,飯、粥,、點心,、脯、鲊,、醬,、菜肴、羹湯等,,無一不備,,可與“滿漢全席”媲美。
學而優(yōu)則仕,,科舉制度,,使“鯉魚躍龍門”由夢想變?yōu)楝F實。
“鯉魚躍龍門”承載了士人對登科中舉的美好期待,,可一旦仕途失意,,他們便又期待回歸自由。
李白官場失意自請還山后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李白自比為黃河鯉,,以“點額不成龍”暗示仕途不順,,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郁悶之情。
白居易在登科入仕后也作有《點額魚》:“龍門點額意何如,,紅尾青鬐(qí)卻返初,。見說在天行雨苦,為龍未必勝為魚,。”此時的白居易雖成功躍過龍門,,但他也知道了入仕遠沒有想象中美好。
魚圖騰 之 以魚為載體之哲思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漁父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士人的理想,,那便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躍過龍門,,自然春風得意,,但如果躍不過,,或者躍了之后發(fā)現風浪更大,,是否有回旋的余地?
也有,甚至依然和魚相關,,如漁父,。
在中國人的精神意象里,漁父一直是一種特立獨行的存在,。
最早的漁父形象是姜太公,。他垂釣于渭水之濱,曾向漁民請教釣術,,“初下得鮒,,次得鯉”。但他真正的目的不在釣魚,,而在求仕,。后來,姜太公被文王邀請出仕后,,盡心盡力輔佐文王,、武王,成為周朝開國功臣,。
還有一位著名的漁父,,則被屈原寫于《楚辭》中。屈原與漁父的對話甚至成為一個哲學辯題,。
當時,,屈原仕途失意,,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胸中憤懣難平,。他對詢問他的漁父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可漁父并不同意屈原的觀點,他認為,,圣人不會死板地看待事物,,總能隨世道一起變化。世人皆濁,,為何不攪渾泥水揚起濁波,?眾人皆醉,何不一同食酒糟,、飲美酒,?為什么要想得太多而又自命清高,以至于讓自己淪落到被放逐的境地?
屈原繼續(xù)向漁父說,,世俗容不下他,,他“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漁父笑了,,搖起船槳,乘流泛舟,,唱起了《滄浪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漁父的身影漸漸遠去,而屈原也沒有妥協(xié),,化為一股清流,,長留世間。
漁父既是屈原的對立面,,也是另一個“屈原”,一個隱身避世的“屈原”,。也許他們二人都沒有錯,只是在昏暗中選擇了不同的活法,。
要說符合“自由”漁父形象的,,當屬東漢嚴子陵。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光武中興后,,嚴子陵隱居在富春江畔,,每日披著羊裘垂釣。劉秀請他到宮中做客,,許以高官厚祿,,但嚴子陵仍堅決不受,飄然歸去,。一千年后,,被貶謫的范仲淹在參觀嚴子陵祠堂時,心生敬仰,,寫下了“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南史·隱逸傳》記載了另一位漁父的故事,并將他與陶淵明,、宗少文等隱士放在了同等的位置,。這是一位隱居潯陽江頭的無名漁父。
一日,,潯陽太守孫緬在江邊閑游,,看到一葉扁舟在江中若隱若現,舟上漁父神韻瀟灑,,垂綸長嘯,。孫緬感到詫異,,問漁父:“有魚賣乎,?”漁父笑道:“我的釣鉤不是用來釣魚的,怎會有魚可賣,?”孫緬更加驚奇,,拉起衣裳,光著腳走到水中,,說:“先生一定是位世外高人,。如今政通人和,您為何不出山輔佐朝廷,,以博取黃金白璧,、駟馬高蓋,而是在江湖中當個隱士呢?”漁父回答說:“我是山水之中的狂人,,不知世務,,也分不清貧賤,更別說榮華富貴了。”之后,,漁父鼓棹,,悠然而去。他離去時,,唱著:“竹竿籊籊(tì),,河水浟浟(yóu),相忘為樂,,貪餌吞鉤,。非夷非惠,聊以忘憂,。”
此外,,還有一則與魚相關的故事。
西晉時,,吳縣人(今江蘇蘇州)張翰到京城洛陽為官,。這一時期,八王之亂攪得西晉王朝天翻地覆,,大廈將傾,,人人思危。
一日,,秋風起,,身在洛陽的張翰想起了家鄉(xiāng)的菰(gū)菜(即茭白)、莼羹,、鱸魚膾,。張翰本是南方人,莼羹鱸膾是他家鄉(xiāng)的地道美食,。在京都洛陽,,他非但品嘗不到家鄉(xiāng)的味道,還有可能因朝堂之爭有性命之憂,。張翰不禁感嘆道:“人生貴在舒適自得,,豈能為了追名逐利而遠行千里。”
過了不久,,張翰便辭官歸鄉(xiāng),,留下了“莼鱸之思”的佳話。
全書洋洋灑灑十萬字,,勾勒了上萬年的鯉魚文化史和豫菜發(fā)展史,。這是中華餐飲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統(tǒng)闡述鯉魚文化的專著,填補了鯉魚文化沒有系統(tǒng)闡述的空白,,對于鯉魚文化體系打造,、黃河鯉魚頭牌回歸以及豫菜復興具有深遠的意義。
即日起,,阿五公眾號將對本書進行連載,,敬請關注!
魚圖騰 之 以魚為載體之哲思
鯉魚躍龍門
《太平廣記》中有載,,河東有處龍門山,,相傳,,大禹治水時曾在這里鑿山斷門,。黃河流過此地,從中間奔騰而下,,兩岸連車馬都不能通行,。但是,每年暮春三月,,都會有無數黃河鯉魚從龍門山逆流而上,。
也許是古人觀察到的魚類洄游現象,也許是古人對魚圖騰的崇拜,,鯉魚逆流而上最終演化成了“鯉魚躍龍門”,。古人將美好的祈愿寄托在了這一傳說中。他們相信,,魚兒逆流躍過龍門山便可幻化成龍,,只是魚兒在躍過龍門之后還要經歷一場生死浩劫——“天火燒尾”。“有云雨隨之,,天火自后燒其尾,,乃化為龍。”而沒有成功躍過龍門的魚,,額頭上會留下碰觸石壁后的痕跡,,即點額。
隋唐開創(chuàng)的科舉制度,,為入仕提供了機會,,在那個充滿進取的年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奢望,。
李白《與韓荊州書》就寫道:“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士子一旦中舉,,那就真正徹底改變了命運,,才能“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而在唐代,,士子登科或官員升遷后常會舉辦宴席,即燒尾宴,,取義步步高升,。《舊唐書》記載:“公卿大臣初拜官者,,例許獻食,,名曰燒尾。”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后,,舉辦了“燒尾宴”并記下了宴會上的菜名,、用料以及簡要的烹飪方法。
后來,,這份食譜被人抄錄在了《清異錄》中,。后人將這份食譜稱為《韋巨源食譜》或者《韋巨源燒尾宴食單》。這份食譜雖然不完整,,且記載簡略,,但是依然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流傳下來的58道菜中有糕點20多種,,菜肴30多種,,飯、粥,、點心,、脯、鲊,、醬,、菜肴、羹湯等,,無一不備,,可與“滿漢全席”媲美。
學而優(yōu)則仕,,科舉制度,,使“鯉魚躍龍門”由夢想變?yōu)楝F實。
“鯉魚躍龍門”承載了士人對登科中舉的美好期待,,可一旦仕途失意,,他們便又期待回歸自由。
李白官場失意自請還山后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李白自比為黃河鯉,,以“點額不成龍”暗示仕途不順,,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郁悶之情。
白居易在登科入仕后也作有《點額魚》:“龍門點額意何如,,紅尾青鬐(qí)卻返初,。見說在天行雨苦,為龍未必勝為魚,。”此時的白居易雖成功躍過龍門,,但他也知道了入仕遠沒有想象中美好。
魚圖騰 之 以魚為載體之哲思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漁父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士人的理想,,那便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躍過龍門,,自然春風得意,,但如果躍不過,,或者躍了之后發(fā)現風浪更大,,是否有回旋的余地?
也有,甚至依然和魚相關,,如漁父,。
在中國人的精神意象里,漁父一直是一種特立獨行的存在,。
最早的漁父形象是姜太公,。他垂釣于渭水之濱,曾向漁民請教釣術,,“初下得鮒,,次得鯉”。但他真正的目的不在釣魚,,而在求仕,。后來,姜太公被文王邀請出仕后,,盡心盡力輔佐文王,、武王,成為周朝開國功臣,。
還有一位著名的漁父,,則被屈原寫于《楚辭》中。屈原與漁父的對話甚至成為一個哲學辯題,。
當時,,屈原仕途失意,,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胸中憤懣難平,。他對詢問他的漁父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可漁父并不同意屈原的觀點,他認為,,圣人不會死板地看待事物,,總能隨世道一起變化。世人皆濁,,為何不攪渾泥水揚起濁波,?眾人皆醉,何不一同食酒糟,、飲美酒,?為什么要想得太多而又自命清高,以至于讓自己淪落到被放逐的境地?
屈原繼續(xù)向漁父說,,世俗容不下他,,他“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漁父笑了,,搖起船槳,乘流泛舟,,唱起了《滄浪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漁父的身影漸漸遠去,而屈原也沒有妥協(xié),,化為一股清流,,長留世間。
漁父既是屈原的對立面,,也是另一個“屈原”,一個隱身避世的“屈原”,。也許他們二人都沒有錯,只是在昏暗中選擇了不同的活法,。
要說符合“自由”漁父形象的,,當屬東漢嚴子陵。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光武中興后,,嚴子陵隱居在富春江畔,,每日披著羊裘垂釣。劉秀請他到宮中做客,,許以高官厚祿,,但嚴子陵仍堅決不受,飄然歸去,。一千年后,,被貶謫的范仲淹在參觀嚴子陵祠堂時,心生敬仰,,寫下了“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南史·隱逸傳》記載了另一位漁父的故事,并將他與陶淵明,、宗少文等隱士放在了同等的位置,。這是一位隱居潯陽江頭的無名漁父。
一日,,潯陽太守孫緬在江邊閑游,,看到一葉扁舟在江中若隱若現,舟上漁父神韻瀟灑,,垂綸長嘯,。孫緬感到詫異,,問漁父:“有魚賣乎,?”漁父笑道:“我的釣鉤不是用來釣魚的,怎會有魚可賣,?”孫緬更加驚奇,,拉起衣裳,光著腳走到水中,,說:“先生一定是位世外高人,。如今政通人和,您為何不出山輔佐朝廷,,以博取黃金白璧,、駟馬高蓋,而是在江湖中當個隱士呢?”漁父回答說:“我是山水之中的狂人,,不知世務,,也分不清貧賤,更別說榮華富貴了。”之后,,漁父鼓棹,,悠然而去。他離去時,,唱著:“竹竿籊籊(tì),,河水浟浟(yóu),相忘為樂,,貪餌吞鉤,。非夷非惠,聊以忘憂,。”
此外,,還有一則與魚相關的故事。
西晉時,,吳縣人(今江蘇蘇州)張翰到京城洛陽為官,。這一時期,八王之亂攪得西晉王朝天翻地覆,,大廈將傾,,人人思危。
一日,,秋風起,,身在洛陽的張翰想起了家鄉(xiāng)的菰(gū)菜(即茭白)、莼羹,、鱸魚膾,。張翰本是南方人,莼羹鱸膾是他家鄉(xiāng)的地道美食,。在京都洛陽,,他非但品嘗不到家鄉(xiāng)的味道,還有可能因朝堂之爭有性命之憂,。張翰不禁感嘆道:“人生貴在舒適自得,,豈能為了追名逐利而遠行千里。”
過了不久,,張翰便辭官歸鄉(xiāng),,留下了“莼鱸之思”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