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0名苑氏宗親齊聚苑陵參加拜祖大典 |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了解我們的姓氏,。俗話說“一般樹上無兩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在中國同姓的人都自稱本家,,打開族譜翻上幾頁,,往往就能扯上親戚關系。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拜祖尋根掀起熱潮,成為溝通交流的紐帶和橋梁,。
【盛況】
鳴鐘九響擂鼓三通
遵循古禮莊嚴隆重
“參天大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有是焉”,。4月22日,農(nóng)歷三月初七,,以“同根同族同源,,傳揚傳播傳承”為主題的戊戌年苑陵拜祖大典在千年古城苑陵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0名苑氏宗親,,代表30多萬苑氏后裔參拜先祖,,共襄盛舉。
拜祖大典遵循古禮,,莊嚴隆重,,共設有盛世開禮,、設饌誦祭、敬獻花籃,、上香祭酒,、誦讀祭文、宗親拜祭,、受胙起舞,、燃金望燎、星火告成等九大儀式,,苑氏后人苑仁玉,、苑忠寶、苑士鋒等人作為代表依次祭拜,。掌燈童子率祖旗入場,,鳴鐘九響,擂鼓三通,,撥云見日,,祥瑞出現(xiàn)。大祭司手握祭祀文書,,向天禱告,;苑氏后裔著漢服長袍,束高冠,,恭敬行禮,;威武將士持兵戈以待,翩躚侍女簇擁向前,,以苑陵故城為背景,以蒼茫大地為舞臺,,場面浩大,,氣勢恢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拜祖大典還推出了最新修訂的苑氏族譜,。
【文化】
拜祖大典影響深遠
宗族文化代代傳承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立新表示,2010年,,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批準成立了苑姓委員會,,這是目前國內(nèi)經(jīng)民政部批準成立的唯一苑姓合法組織。8年來,,苑姓委員會嚴格遵守政策法規(guī),,在傳承苑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組織拜祖大典,、幫扶苑姓家人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苑氏拜祖大典也得到了中國臺灣地區(qū)苑氏后人的積極響應。“目前在臺灣地區(qū)有460名苑氏后裔,但是我們的根在苑陵,。”中華苑氏宗親會副會長苑黛曼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拜祖大典上一位僧人引起了大家注意,原來這名僧人法號釋頓覺,,俗名苑久庫,,他說:“當聽到戊戌年苑陵拜祖大典即將舉行的消息,心中難以割舍的情懷再次涌現(xiàn),。”
經(jīng)過苑氏后人的努力,,苑陵拜祖大典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一項品牌文化盛事,,也成為苑氏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
【背景】
借問老家在何處
先祖原在苑陵住
“祖乃武丁,根在苑閬,。苑陵故城,,苑氏故鄉(xiāng)。”據(jù)了解,,苑姓來源于商朝帝王武丁時期,,距今有3100多年的歷史。武丁封庶子文為苑侯,,苑侯之后以爵號為氏,,稱“苑”姓。因此,,其子孫后代就以“苑”為姓,。
苑陵故城形成于周,西周時便是重要的城邑之一,。苑陵故城作為縣治所在地歷經(jīng)85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批實行縣治的古城代表,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苑姓委員會會長苑仁玉告訴記者,,2010年前后,苑姓后人開始關注苑陵故城,,曾多次邀請考古專家和學者實地考察并組織研討,。
如今苑陵故城煥發(fā)生機。2017年9月底,,苑陵故城遺址公園與鄭州園博園同日開放,,已經(jīng)累計接待游客25萬人次。2018年下半年苑陵故城外城生態(tài)保遺項目也將啟動?,F(xiàn)在苑陵故城已經(jīng)成為航空港區(qū),、鄭州市乃至全省的文化旅游亮點,。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張翔
來源:河南商報網(wǎng)
編輯:河南商報網(wǎng) 張梓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