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唐代大文豪韓愈是哪里人,?近些年關于韓愈故里,紛爭由來已久,,有“昌黎說”“孟州說”“南陽說”等不同說法,,不過近來又添了一個新說法。近日,,大河報記者從修武縣檔案史志局獲悉,,其館藏的1956年傳抄孤本、修武縣趙廠村《韓文公門譜》的影印版日前面世,,方便海內外韓氏宗親查詢,。據(jù)該門譜記載,韓愈是河南修武縣人,。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字退之,世稱韓昌黎,,登進士第,,官至吏部侍郎,是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昨天,焦作市地方史志辦公室副調研員王明喜告訴大河報記者,,《韓文公門譜》最早創(chuàng)修于唐大中十年(856),,到1956年續(xù)修本,中間共續(xù)修了28次,,綿延1000多年未有中斷,。門譜創(chuàng)修時,,距離韓愈去世僅31年。根據(jù)序言記載,,韓氏祖上于后魏神龜元年(518)為避政亂,,由常山郡九門縣(今河北正定)遷居到修武縣安陽城(離今修武縣城東北15公里),后又于隋大業(yè)八年(612)遷居修武南陽城東郭門(今修武縣城東關)內,,韓愈(768~824)是修武七世祖,,在他出生前,韓氏家族已經(jīng)在修武縣城東關居住了6代,。目前韓氏居修武南陽城及修武周邊地區(qū)者已達5萬之眾,。門譜對于從修武遷出的韓愈子孫,也有較為詳細的記載,。隨著人丁繁衍,,宗支增加,逐漸遷到各地,。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韓愈后裔陸續(xù)在獲嘉、武陟,、河內,、博愛、輝縣,、嵩縣,、孟州、偃師,、上街等地落戶,。
王明喜介紹,在修武縣郇封鎮(zhèn)后雁門村還保留有韓文公祠堂,,每年正月十五韓愈生日,,當?shù)囟紩凑諅鹘y(tǒng)習俗祭祀韓文正公,延續(xù)至今,。此外,,當?shù)剡€有關于韓愈故里、韓愈墓的相關石碑遺存,。
據(jù)悉,,《韓文公門譜》原為修武縣城關鎮(zhèn)趙廠村村民韓得禮家世代保存,。1956年續(xù)修本原為兩套六冊,,其中一套因為“破四舊”被付之一炬,余存的被韓得禮偷藏在夾墻里,,沒有被發(fā)現(xiàn),,此后數(shù)十年從未示人,。2003年春,韓得禮一病不起,,將此譜交于長期從事韓愈研究的本村同宗韓殿忠保存,。2008年春,此譜捐給修武縣檔案館保存,。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曾表示,,這本門譜是國內難得一見的最為完整的名宦世家家譜,其珍貴性不言而喻,。
修武縣檔案史志局局長蔡廣榱表示,,《韓文公門譜》記載的內容和史書上的很多記載能夠互為印證,很多韓氏尋根的后人也能和門譜記載對照上,。
盡管《韓文公門譜》對研究韓愈及其韓氏源流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但修武縣卻無意于韓愈故里之爭。
記者:大河報 張叢博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