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0日下午5點多,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門診樓內(nèi),,一位家長抱著一名寶寶,,急匆匆地沖進了宮腔鏡診室。接診護士發(fā)現(xiàn),,這名滿頭是汗,,喘著粗氣的家長臉上,還掛著淚珠,。
經(jīng)了解得知,,這名家長懷中的3歲女童,,當天中午在家中玩耍時,將一顆玻璃球塞進了自己的下體內(nèi),。初步了解情況后,,該院宮腔鏡診室的符元元和杜潔華兩位專家,連忙為女童安排宮腔鏡下取異物的準備工作,。僅僅用了1分鐘,,她們就從女童下體內(nèi),取出了一顆直徑約0.7厘米的彩色玻璃球,,沒有對女童造成任何傷害,。
此時,家長一顆揪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真的是特別感謝,,我都不知道該咋辦了。”這位家長有些激動地說,。
“沒事,,我們每年要接診十余例這樣的小患者,可以說處理類似的緊急情況非常有經(jīng)驗,,但還是希望你們家長能給寶寶做好教育和引導,。”符元元說。
據(jù)符元元介紹,,幼女陰道異物,,多數(shù)發(fā)生在2歲到5歲的女童中,主要發(fā)生在夏天,,“幼女主要是學齡前小患者,,最小年齡2歲零幾天的也有。”
出現(xiàn)這類情況的原因,,一般都是孩子好奇,而最常見的異物有棉簽,、絲棉團,、衛(wèi)生紙團、彈珠,、彩色塑料珠子……
“一些小患者調(diào)皮好奇,,自己將異物放入陰道里。”符元元說,。她表示,,痛苦及反復就醫(yī)的診療過程,都會給孩子心理帶來影響,,所以,,家長在看護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寶寶接觸球珠類細小物品。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王苗苗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