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鄭州中原西路街道保利心語社區(qū)書記侯曉菊跑了5個小區(qū),,敲了上百戶群眾的門。
保利心語社區(qū)有5個院落,,其中3個院落沒有電梯,。為了精準摸底3168戶常住戶、沿街商鋪人員的核酸檢測和日常需求情況,,侯曉菊帶著下沉人員,、志愿者、社區(qū)工作人員等十幾人挨家挨戶地開始“敲門行動”,。
當天結(jié)束了半天的核酸檢測后,,匆匆扒了兩口飯的侯曉菊召集了人員,給他們講了“敲門行動”的工作注意事項:“咱們按照社區(qū)網(wǎng)格化管理,,分成4個小分隊行動,。你們一定要注意,在前期收集的資料上要繼續(xù)完善群眾的一些特殊信息,,比如近期需要就醫(yī)的群眾,。我們敲門時要輕一些,說話不要太大聲……”侯曉菊仔細叮囑,。
這一天,,穿著防護服的侯曉菊爬了無數(shù)級樓梯,,手中本子里記錄的信息越來越多。每到一戶,,核實姓名,,查驗身份證、問電話以及做核酸檢測的次數(shù)是首先要做的,。“其實哪家有什么情況,,做了幾次核酸檢測,我心里有數(shù),,但還是要把信息核準,,確保不漏一人。”侯曉菊說,。
此外,,侯曉菊和工作人員還要給轄區(qū)內(nèi)一些隔離戶,每兩天送一次愛心菜,。今天“敲門行動”時,,他們剛好將愛心菜一起送到小區(qū)。“一袋菜重20斤,,是挺沉的,,有些小姑娘看著瘦弱,但提著兩三袋菜呼哧呼哧就上樓了,。誰都知道,,早點把菜送到群眾家,群眾就能早點安心,。”
有特殊需求的群眾更會得到社區(qū)重視,,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解決問題。比如,,部分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需要的藥品,社區(qū)人員當天就會跑腿送到,。
“‘敲門行動’就是要充分了解群眾需求,,更好地提供個性化服務,。”侯曉菊說,,“今天上門,就遇到一個9歲的小朋友,,媽媽是一線醫(yī)生,,爸爸在電力公司上班回不來,白天沒人照顧他,,父母很著急,。”看到這個情況,,她趕緊聯(lián)系附近購買點為小孩買來速食食品,又特事特辦,,聯(lián)系了隔壁社區(qū),,專人接來了小朋友的奶奶,解決了他們家的問題,。
夜幕降臨,,跑了一天的侯曉菊小腿酸脹疼痛??伤櫜坏眠@些,,趕緊和大家一起“復盤”一天的重點工作:送生活用品的時候,要定人定崗專門對接有特殊需求的群眾,。不然手上事情太多,,難免會忘。
“那個獨居的徐愛美老人,,明天再給她留個紙條寫清楚做?核酸?的時間……”
?編輯:李英旋 苗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