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其博大,、包容的特點也深深影響著中原大地上的人們,。黃河那雄渾磅礴的大河意象,如用書畫墨彩,,該如何呈現(xiàn)呢,?
12月28日,鄭州美術館(鄭州畫院)“黃河文化美學研究”之“大河意象”第二季系列活動于鄭州美術館瑞達館開展,。此次系列活動包含4項展覽,,1部創(chuàng)作紀錄片,1場學術研討會及相關公共教育活動,。
【展出】4項展覽 233件精品力作 為期2個月
“日出東南長河入畫,,溝分漢楚四海為家”,踏入《黃河文化美學研究主題作品展——大河意象·鄭州畫院藝術家作品聯(lián)展》的展廳,,就能看到這幅由鄭州美術館館長,、鄭州市書協(xié)主席羅鳴,創(chuàng)作的書法作品,。
(羅鳴作品:日出東南長河入畫 溝分漢楚四海為家)
據(jù)了解,,該展以鄭州畫院7位藝術家羅鳴、毛鴻雁,、王三友,、宋野巖、趙曼,、曹潔、張陽麗追尋各自內(nèi)心的黃河,,厘清黃河與其藝術品格成長之間的關系為楔子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包括書法、國畫,、油畫等多種形式,。
欣賞著一幅幅承載著黃河文化的藝術作品,四川省詩書畫院書法工作室主任冷柏青認為,,不同于四川偏向靈秀的藝術作品,,河南作品具有大氣象,“尤其是王三友老師的作品,那副楹聯(lián),,讓我感到超然”,。
“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這就是讓冷柏青感到“超然”的作品,,陳列在《黃河文化美學研究主題作品展——“別山退雨”王三友山水書法作品展》的最前端,。該展展出王三友先生書畫作品100余幅,是他扎根黃河岸邊寫生創(chuàng)作,,體悟生活,,對黃河文化真摯情感的藝術呈現(xiàn)。
(王三友作品:酌酒花間 磨針石上 倚劍天外 掛弓扶桑)
此外,,還有《黃河文化美學研究主題作品展——大河意象·全國當代中青年書家學術邀請展》和《黃河文化美學研究主題作品展——大河意象·鄭州美術館館藏雕塑作品展》,,以鮮活生動、可感可知的方式跨越時空與觀眾對話,。233件精品力作在元旦新年期間為市民群眾提供了一場豐富的藝術鑒賞大餐,。
(黃河文化美學研究主題作品展——大河意象·全國當代中青年書家學術邀請展 作品)
系列展覽活動將持續(xù)至2022年2月28日。
【公教】明日舉辦“王三友書畫作品”講座 后續(xù)還有7,、8場
據(jù)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了解,,本次活動除了4項展覽,還有一系列的公共教育相關活動,。
“明天上午10:00,,在瑞達館有一場‘王三友書畫作品’講座,為期一個半小時,。”鄭州美術館相關工作人員說,,該場講座由王三友先生開講,介紹其作品創(chuàng)作的靈感源泉和文化內(nèi)涵等,。
據(jù)工作人員介紹,,在舉辦“大河意象”第一季系列主題展覽活動時,期間主持了5場公共教育相關活動,,而今年的第二季,,預計舉辦7-8場,以專題講座和展館導覽為主要內(nèi)容,。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除了明天王三友老師的講座確定下來,其余講座的主題和時間均未確定,。”工作人員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如果公教活動的主題和時間確定下來,,會在鄭州美術館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消息,屆時觀眾可以前來參觀,、聽講,。
此外,工作人員表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瑞達館的參觀人數(shù)限制在上、下午各500人次,,觀眾進館參觀前,,還需提前通過鄭州美術館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計劃】“大河意象”還會有第三季 預計向全省的藝術家征集黃河文化作品
“黃河文化美學研究”之“大河意象”系列活動已歷兩季,,羅鳴表示,,鄭州美術館還要加強對黃河文化的探索,深挖黃河文化在美學,、和文化上的價值,,將“黃河文化美學研究”堅持做下來,讓它還有第三季,、第四季等等,。
“明年,大河意象將采用征稿的方式向全省的藝術家征集作品,。”羅鳴說,,除了藝術創(chuàng)作,還會有學術研究作品,,堅持學術標準,,深挖黃河文化內(nèi)涵,來提升展覽的高度和深度,。
藝術的探索通常是靈感的迸發(fā),,靈感迸發(fā)通常建立在深厚的專業(yè)研究上。羅鳴表示,,目前,,鄭州美術館鄭州畫院,還缺乏研究黃河文化的專家,,希望未來能邀請更多的專家,,來參與到黃河文化研究的項目中來。
編輯 苗亞祥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