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建材商圈的造富故事在21世紀初浮現(xiàn)一個拐點。
“鄭汴一體化”首次提出,,中州大道鄭汴路黃金十字口的市場面臨外遷大勢,,這里的建材商戶開始北進、東移,。
天榮國際建材港,、萬客隆、北建材,、中原百姓廣場等本地市場稱霸一方,,香江、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華南城等外來巨頭攻勢洶涌。市場外遷重塑鄭州商貿(mào)格局,。
上世紀九十年代鄭州建材大世界(資料圖)
【一路向東】
“認定遲早要外遷,一撥人一路往東,,跨過原107國道(現(xiàn)中州大道)往東遷移,,比如建圃田、香江等市場,;另一撥人一路往北,,來到了北三環(huán)以北安營扎寨,,比如天榮國際建材港、北建材,、萬客隆,。”業(yè)內(nèi)人士向河南商報記者回憶。
在這個風口,,一些建材家居巨頭搶灘登陸,。2002年,來自深圳的香江集團,,以鄭東新區(qū)招商引資項目之姿,,在商都路圈起一塊地,組建鄭州香江市場,,2005年建成投用,,經(jīng)營五金機電、建材,。
香江集團一向以不差錢示人,。旗下?lián)碛?ldquo;金海馬家居”和“香江家居”兩個主流品牌,其為廣東發(fā)展銀行和廣發(fā)證券的大股東之一,,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單,,掌舵人劉志強夫婦以78.1億元排第75位。最近的一個新聞是,,香江集團長子豪置11億婚房,,迎娶富力地產(chǎn)千金。
這個市場的意義在于其是第一個有產(chǎn)權(quán)證的建材類商鋪市場,。一些消息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當時香江集團以20萬元一畝價格拿地,共拿下上千畝,,自建市場,。
當年先知先覺買鋪的一撥人眼光毒辣。老胡是其中一個,,以3000元一平米購得,,花去60萬元買下兩套。如今,,地價飆漲,,他按照30元一平方米對外出租,只靠商鋪租金,,多年前他就已收回成本,。
幾年前,香江市場外遷風聲緊密,。老胡聽聞,,如果外遷賠償,,一層將按照面積的1:3賠付,二層按照1:1.3賠付,。老胡隱隱中倒期望市場拆遷,,不過后來沒了聲音。
上個世紀90年代,鄭州建筑裝飾材料市場開業(yè)
【巨頭之爭】
外來的建材家居巨頭,,還有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
居然之家于2008年入鄭,選中了中南置業(yè)開發(fā)的商都六號時代龍廣場,,距離東建材一公里之遙,。中南置業(yè)租給了居然之家約7.9萬平方米的樓。這是居然之家全國的第15家分店,。這個家居巨頭還是沒逃出這個百億商圈,。
如今,11年已過去,,當年簽約儀式上,,中南置業(yè)董事長時喜平黑色polo衫打扮,居家之家董事長張學武西裝革履,,倆人合體往四層玻璃杯倒香檳的一幕,,恍如昨日。
蜜月期還在延續(xù),。2019年,,時喜平的世合實業(yè)與居然之家再度聯(lián)袂,落子周口項城,,打造居然·如意廣場,。
今年6月30日,居然之家河南分公司舉辦了十周年慶,。十年磨一劍,,從一家門店年銷售2.69億元,到如今拓展至河南12城22店,、年銷近60億元,,居然之家河南交出了漂亮的十周年答卷。
紅星美凱龍2005年闖入鄭州,,并注冊鄭州公司,,車建新親任法人。隔著中州大道,,它正對東建材,。
不同于居然之家的租賃模式,,紅星美凱龍基本以自建物業(yè)為主,這也決定了紅星在鄭擴張步伐,,明顯低于居然,。如今,紅星在鄭州只落下三子,,2017年與華商匯集團合作的16萬方紅星美凱龍·鄭州南龍湖商場,,以及在鄭州南三環(huán)布局的家居潮品MALL。
“北有居然,,南有月星”,。起家于常州的月星家居,入鄭的第一步,,選擇牽手本地物流“大姐大”長通物流,,后者拿出七里河南路一棟自有樓棟,兩家在2017年6月交出了“鄭州月星家居廣場”這個作品,。無奈,,開業(yè)后頻生事端,兩家最終分手,。月星未離開,,在居然之家商都路店不遠,在2019年4月開了月星家居商都路店,。
2019年6月,,好百年在鄭州華南城的建材家居市場試營業(yè)。官方號稱,,兩天時間客流超兩萬人次,。
至此,中原建材家居成了兵家必爭之地,,聚集了包括香江,、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月星家居,、好百年在內(nèi)的家居巨頭。硝煙四起,,戰(zhàn)況焦灼,。
2019年7月,河南建材家居市場再生變局,。居然之家與歐凱龍重回雙品牌運作,,“居然之家·歐凱龍”名稱出現(xiàn)的店面將刪去“居然之家”字樣。外界紛紛揣測雙方“分手”,不過官方給予辟謠,。遙想,,雙方牽手只不過一年零九個月,2017年10月歐凱龍旗下店面全部更換為居然之家·歐凱龍,。
2018年,華南城建材展銷會(資料圖)
【建材北進:天榮受困】
建材“北移,、東進”后,,一撥人一路向北,來到了天榮國際建材港和北建材,,分別扎下木樁,。
可惜命運無常,造化弄人,,中原建材市場再也沒有像鄭州北區(qū)這樣命途多舛。
先說天榮國際建材港,。2005年開業(yè)引來臧天朔到場助威,,外界也對其80萬方的超大體量不吝溢美之詞,美國巴特勒輕鋼結(jié)構(gòu),、單體挑高8米的建筑格局讓同行側(cè)目,。
一路向著“中原建材航母”進發(fā)的天榮,卻在開業(yè)一年多后,,陷入商戶叛逃事件,。起因是,市場方違背當初承諾,,且給商戶簽訂的房租價格不盡相同,,再加上運營不見起色,商戶無奈傷心撤場,。
一時間,,外界質(zhì)疑紛至沓來。一種觀點認為,,鄭州建材市場已趨飽和,,獨舞的東建材尚且吃不飽,天榮“做什么也不能做建材”,。
受困的天榮尋求突破,,中間幾易其主。天榮轉(zhuǎn)換業(yè)態(tài),,將市場分割成汽車,、建材兩大板塊,并于2006年年底引進“燈飾巨頭”金泰成,合作建立天榮·金泰成燈飾廣場,。
2009年8月份,,金智置業(yè)成功盤下天榮,并交由鄭州天地人和物業(yè)服務有限公司打理,。
還是沒能扛到最后,,天榮上榜2018年度外遷名單。當年4月,,因為被劃入到河南自貿(mào)區(qū)鄭州片區(qū)金水區(qū)塊,,天榮南區(qū)約1300家商戶搬離,其中包括了金泰城燈飾廣場等?,F(xiàn)如今,,只剩天榮汽配城北區(qū)商戶在原址經(jīng)營。
2018年5月,,淮河路與華山路交叉口的華淮建材市場
【北建材、萬客隆紛爭】
北建材與萬客隆,,情形更為復雜,。
2003年,北建材公司從花園口鎮(zhèn)政府手中租下集體用地,,開建市場,。9年后的2012年,北建材公司將市場東部100多畝地,,租給鄭州居之寶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居之寶公司”),,這就是后來的居之寶家具市場。北建材公司相當于居之寶公司的房東,。
原本是房東與租客的合作伙伴,,卻在2015年對簿公堂。原因是,,北建材認為居之寶拖欠其土地租金,、土地使用稅,構(gòu)成違約,。一同坐上被告席的還有居之寶的合同擔保方海林公司,。
為爭奪賠償款和經(jīng)營權(quán),雙方撕破臉,。這期間,,市場一度被不明人物破路、噴漆,、封門,。居之寶債務纏身。
2017年12月,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fā)布的刑事裁定書裁定,,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海林公司企業(yè)法人熊召坤被判處有期徒刑9年零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
同樣在2003年,,孫占英聯(lián)合其他23名股東,湊夠五千萬元,,租下京水村土地,,籌建萬客隆家具城。京水村村民入有股份,。
開業(yè)后的萬客隆家具城運營良好,。2015年以后,市場開始出現(xiàn)拖欠業(yè)主房租現(xiàn)象,,并被業(yè)主上門討租,。隨后事件持續(xù)發(fā)酵,越來越多的人將其起訴至法院,,涉案金額高達數(shù)億元,。
一種說法認為,萬客隆家具城將資金轉(zhuǎn)移到山東搞房地產(chǎn)開發(fā),,結(jié)果投資失利,導致家具城經(jīng)營難以為繼,,融資民眾的血汗錢難討回,。
河南商報記者曾以《鄭州萬客隆家具市場連續(xù)被堵門6天》、《萬家隆被堵因管理方不給房租和利息》多篇報道關(guān)注此事,。
最駭人聽聞的是,,受孫戰(zhàn)英相邀,京水村村民徐彥梅擔任萬客隆高管,,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她先后為中澳、萬客隆家具城融資8300多萬元,。
為這筆融資,,徐彥梅欠下別人三四千萬元,并把自己的7套房和養(yǎng)牛場拿來抵債,。這個市場,,將曾經(jīng)的富婆拖成了“負婆”。
風云變幻,。北建材于2018年年底外遷,,萬客隆也在2019年外遷名單之列。
1994年,,春季鄭州建筑裝飾材料展銷會(資料圖)
【市場外遷,,重塑建材新格局】
2012年,鄭州市批發(fā)市場外遷的大幕拉開,。
曾經(jīng)的西建材,,走至盡頭。候世安在南三環(huán)黃崗寺圈出一塊地,,建設中原百姓廣場,,承接從西建材搬遷而來的商戶。很難有人會想象,,這樣一個曾經(jīng)挨著火葬場的禁地,,也能長出一個市場來。
外遷消息也傳到了東建材,。昔日霸主不得不直面生意慘淡的局面,,2014年,東建材出現(xiàn)很多空鋪,,當時市場負責人坦言,,租金少收近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華南城,、五洲城、金馬凱旋,、華商匯享盡政策紅利,,以政府外遷指定承接地的角色,入主鄭州,,搶奪外流的商戶,。
“我們成了要被取締的游擊隊,華南城,、五洲城等是正規(guī)軍,。為與華南城等對抗,我們帶領商戶與航空港區(qū)集體談判,,談入駐,。”東建材商圈老胡這樣形容六年前的外遷大戰(zhàn)。
歷經(jīng)三十年風雨變遷,,鄭州建材主戰(zhàn)場由鄭汴路為中心外擴至四環(huán),,甚至蔓延至新鄭、滎陽,。鄭州建材市場的建筑格局也一再迭代,,由最開始的“地攤式”馬路市場入駐到“大棚式”市場,,進而過渡至樓宇式商場,如今升級為線上線下相結(jié)合的智慧批發(fā)市場,。
杜金滿,、時喜平、徐國強,、孟鐵成,、朱鐵玉、付慶林……這些耳熟能詳?shù)拿?,扛起了改革開放后第一代建材人的旗幟,,將原先的孱弱村莊變成商貿(mào)帝國,也實現(xiàn)個人從政與商業(yè)生涯的完美契合,。
謝謝他們陪我們走過波瀾壯闊的三十年,。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建材行業(yè)的故事還在繼續(xù),。
編輯:華麗娟 實習編輯 馬千惠
來源:馬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