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接到催債電話,、繼而被凍結銀行卡,不久,,劉燕(化名)又接到自稱市公安局工作人員的電話,,并收到“被公安部列為詐騙在逃人員”的截圖,讓她到局里一趟,。近3個月來,,年近50歲的劉燕,面對這些困擾不知該如何是好,。她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這一切的根源,僅僅是兩年前她參加的一次應聘,。
【事件】
應聘變培訓
她負債近2萬
在鄭州以做短工維持生活的劉燕,,2015年到人才市場找工作時,看到河南人工石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簡稱“人工石”)的工作人員在現(xiàn)場招聘,。
對方告知,,公司對其培訓2~3個月的電商知識,并推薦工作,,保證工資4000元/月,。
劉燕決定一試,并于10月份在位于農(nóng)業(yè)路的國際企業(yè)中心樓上進行培訓,。
劉燕稱,,她和其他學員被學校通過上海一家公司推出的貸款軟件貸出了17500元,需要每月還款1128元,,18個月還清,。其出示的一份“就業(yè)培訓協(xié)議”顯示,前4期由人工石償還,,劉燕承擔后14期的費用,合計15800元,。雙方協(xié)議工作后薪資為4000元/月,。
但劉燕稱,培訓結束后,,她到學校推薦的公司應聘,,均被拒之門外。找不到工作,,每月千元的貸款又需要償還,,她向學校反饋,,當時學校一名老師告知她,基于她的情況,,后面的錢就不需要她償還了,,學校會為她處理。
【困擾】
催債電話不斷
成了“詐騙”人員
可2018年年初,,劉燕開始不斷接到催債的電話及短信,。
“現(xiàn)在晚上睡不著覺,不知道咋辦,。”劉燕稱,,她曾接到短信說,自己已被起訴,,因未出庭,,將被凍結銀行卡,“我從未接到過法院的傳喚,,后期到銀行查詢才知道,,銀行卡被掛失了。”
劉燕向河南商報記者出示的短信記錄顯示,,3月底,,她還曾接到公安部網(wǎng)站的網(wǎng)頁截圖,顯示她已被列為“2018年涉嫌貸款詐騙掛網(wǎng)在逃人員”,。
劉燕稱,,還有自稱鄭州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員讓她到“二七路110號”說明情況。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回撥了打給劉燕并自稱公安人員的電話,,但對方電話一直是關機狀態(tài)。而通過公安部官網(wǎng),,也并不能查到劉燕被列入貸款詐騙人員的信息,。
河南商報記者陪同劉燕到其培訓的地址以及人工石工商注冊地址查看,發(fā)現(xiàn)該公司早已不在,。
河南商報記者嘗試撥通人工石注冊時所留的電話,,但始終無人接聽。
【起訴】
10余名學員起訴該公司
勝訴后公司拒執(zhí)行
河南商報記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查詢發(fā)現(xiàn),,2016年~2017年期間,,有10余名與劉燕遭遇同樣情況的培訓者起訴人工石。
記者聯(lián)系到一位學員的代理律師得知,,他共代理了七八位該公司培訓學生的案件,,也是貸款17500元,前4期由學校承擔,后14期學生自行償還,。一審判決人工石退還5期的培訓費(每期1128元),。
一位起訴該公司的鄭姓學員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一審勝訴后,,直到目前,,該公司也未按照法院的判決執(zhí)行。
17日,,河南商報記者通過查詢發(fā)現(xiàn),,河南人工石教育信息咨詢公司已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
鄭州市金水區(qū)勞動監(jiān)察大隊工作人員稱,,根據(jù)勞動法規(guī)定,,企業(yè)為應聘者提供崗前培訓,培訓費用應當由用人企業(yè)承擔,,而不是由勞動者承擔,,若在應聘過程中有企業(yè)讓應聘者先繳納服裝費、買保險等,,都是不允許的,。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程亞龍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 周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