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師,我的頭發(fā)有點長了不太方便,,您能給我剪短一點嗎,?”
這位大家口中的“田老師”,名叫田玉川,,是漯河市臨潁縣固廂鄉(xiāng)大屈小學的一名教師,,曾獲得縣優(yōu)秀教師稱號。
但是,,這一段段看似平常對話卻發(fā)生在不同尋常的地方——隔離點,。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李志遠 受訪者供圖
危難時刻,他站了出來
田玉川還記得,,3月24號下午6點他響應組織召喚,,來到了晨中學校隔離點參與志愿服務。
離家前,,他安頓好家中2歲的孩子和80多歲的老人,。
從下午6點到次日凌晨3點,這九個小時是田玉川難以忘懷的一段時間,。
按照疫情防控統(tǒng)一安排,,田玉川擔任志愿者的學校被劃為隔離點,其中的三棟教學樓被確定為隔離人員居住樓棟,。
“基本上就沒有休息,,大家一起一棟樓接著一棟樓地打掃衛(wèi)生、擺放床鋪,,按照要求把教室變成隔離房間,。”田玉川說。
一直忙活到凌晨3點,,三棟教學樓在田玉川他們的辛勤勞動下,,變成了符合規(guī)范的隔離樓棟,,等待隔離人員的入住。
彼時,,被疫情的突襲影響,,一應防護物資尚未完全到位。
從安全的家中,,置身隔離人員集中的隔離點,,需要莫大的勇氣。
“說真的,,我也是普通人,。非常時期,誰不怕被感染呢,?沒有人能拍著胸脯說,,我不怕這個病毒,我不會被感染,,其實都是怕的,。雖然怕,但是我還是要堅定地站了出來,,為抗疫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田玉川說。
難題面前,,他站了出來
同樣是在隔離點做志愿者,,同樣身穿防護服化身“大白”,田玉川卻得到了別的身份與稱號:志愿者中都知道有位幾乎萬能的“田老師”,,會修插座、會給人剪頭發(fā),、會修理抽水馬桶……原來,,是田玉川的“生活技能”在志愿者生活中幫上了大忙。
晨中學校隔離點內(nèi),,志愿者很多是來自各個學校的教師同仁,,其中不乏各學校的中層及領(lǐng)導干部。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沖在前面,,踏踏實實做好消殺,、送餐、協(xié)助核酸檢測等等工作的,。”田玉川說,,但他也知道自己在志愿者中“享有盛名”是因為一些貼心的小事。
考慮到按照防疫工作要求,,身為志愿者要在隔離點待14天以上,,田玉川托人把家里自己用來理發(fā)的“推子”帶進了隔離點,。
同樣是在隔離點內(nèi)活動,田玉川的頭發(fā)似乎沒怎么“長”長過,。
得知田玉川會理發(fā)之后,,一個又一個志愿者“登門造訪”,希望田玉川幫忙解決一下“肆意生長”的頭發(fā),。
田玉川來者不拒,,甚至為了避免太過集中,還和同事們商量,,他登門“理發(fā)”,。
就這樣,為大家解決了“頭等大事”的田玉川也得到了一個新的愛稱——“最帥理發(fā)師”,。
除了理發(fā)外,,田玉川還經(jīng)常應志愿者們的請求,幫忙處理電源插座的老化,、接觸不良,、增設(shè)等問題,此時他儼然成了一位電工,;而當他疏通好排水馬桶的時候,,大家已經(jīng)“習慣了”他的全能。
“有困難,,先找田老師,!”志愿者們的話,是對田玉川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