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杜世民 通訊員 任蓉蓉
隨著“雙減”政策落地,美育教育大有可為,,在鄭州市二七區(qū)榕江路學校,依托課堂,、課程及社團活動,、課后服務等不斷豐富美育的內(nèi)涵,讓學生從起始年級就能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藝術,、享受藝術帶來的美的熏陶和心靈的蘊藉,。
豐富美育內(nèi)涵,目之所及皆是美的享受
據(jù)悉,,鄭州市二七區(qū)榕江路學校秉承“讓每一個生命都豐盈而美好”辦學理念,,濃厚“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教育氛圍,,引導學生從小具有正確的審美判斷,。
走進校園,,目之所及隨處都是一種美的享受。
其中,,“最美畫廊”作為學校美育成果的展示窗口,,為教學樓走廊文化平添了濃厚的藝術氣息。五彩斑斕的兒童畫創(chuàng)作,、親子創(chuàng)意手工,、童心手繪、巧手剪紙等令人目不暇接,,贊不絕口,。
(剪紙之光影魅力)
映射著冬日暖陽,在光影跳動下的一幅幅精美畫作,,如同一件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悄然傳遞著來自于雙減的美好。
學校“藝術之美”社團作為“雙減”之下課后服務的項目之一,,深受眾多學生的喜歡,。
自主選課、走班式體驗打破班級界限,,讓學生自由重組
自主選課,、走班體驗的方式更是打破班級的界限,讓喜歡手繪和手工的學生自由重組,,盡情享受著唯有美育才能帶來的獨特成長體驗,。
(美術課堂的創(chuàng)作與分享)
在美術教師的輔導下,學生們多維度多角度感受美術之魅,、藝術之美,。精美的團花剪紙《百變團花》、古色古香的《花與鳥》繪畫,、青色墨韻的《青花瓷瓶》,、臉譜與馬勺碰撞下的《社火馬勺》、清新明亮的水彩畫《盆栽手繪》,、色彩鮮艷的泥塑《吉祥魚》,、線條靈動的《仙人掌》、自由創(chuàng)意的《環(huán)保紙袋手繪》等,。
每一項藝術體驗都令學生沉浸其中,,意猶未盡。
(美術社團的色彩與線條)
(臉譜與馬勺的碰撞)
(油畫棒之鳥語花香)
“雙減”落地以來,,二七區(qū)榕江路學校更加注重親子美育教育的實踐摸索,,開展親子“創(chuàng)意拼貼畫”征集活動,鼓勵引導親子合作完成美術手工作品,,主題涵蓋童趣,、大自然,、紅色基因等,優(yōu)秀作品的評選和布展,,給人一場美的盛宴,。
“雙減”之下的美育,豐富著想象力,、培養(yǎng)著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著審美素養(yǎng)、陶冶著情操,、溫潤著心靈,,也為學生的健全人格、全面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