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李志遠
“水果要一個挨著一個,,一根竹簽上可以串多種水果,,把熬好的糖漿均勻澆在葫蘆上……”
11月18日下午,,在鄭州市管城區(qū)第二實驗小學的“樂享廚房”課堂上,劉艷微老師正在給學生講授“糖葫蘆”的勞動教育主題課,。
五七班馮藝涵興奮地與同學分享:“我已經(jīng)學會了做熱干面,、缽缽雞、椒鹽豆腐等很多美食,,媽媽都夸我是‘大廚師’,。每次上課前老師都會把下節(jié)課要準備的食材提前告訴我們,,每次到菜市場采購都是一次實際的生活體驗,。課堂上,老師指導我們進行營養(yǎng)搭配,,探究爐具的使用,,分小組合作完成不同菜品制作,很有成就感,。做菜中,,體會勞動的幸福感,也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吳秋霞老師表示,,課程在設計之初就將學科課程與勞動教育有機結合。
“在認識材料時用上幾個常用英語單詞,,一下子就提高了學生準備材料的興趣,;在烹飪時,可以用到數(shù)學學科中所學到的‘時間優(yōu)化策略’,,一邊煮熱干面,,一邊準備配料;在分享時,,就可以用到語文學科口語交際的分享技巧,,有條理、生動的講述自己的制作過程及感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讓學生在勞動中體會作為一個勞動者所具有的精神上的幸福。”吳秋霞說,。
據(jù)了解,,第二實驗小學整合教師、場地設施,、設備等多種資源開發(fā)了延時特色課程之勞動課程,“樂享廚房”課程就是其中之一,。
學校希望開設勞動類課程,,將勞動行為轉(zhuǎn)化為技能,,將勞動意識轉(zhuǎn)化為態(tài)度,將勞動實踐轉(zhuǎn)化為習慣,,在“雙減”政策下,讓勞動教育落地開花,,為學生成長賦能。
編輯 苗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