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隨著鄭州市疫情防控形勢驟然嚴峻,,核酸檢測的工作量倍增,。位于鄭州人民醫(yī)院科研教學(xué)中心的轉(zhuǎn)化醫(yī)學(xué)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標本檢測量從之前的每天800—1000例,,激增到如今的每天兩萬多例,,還要保證檢測結(jié)果24小時內(nèi)出具。工作量瞬間增加了20多倍。
“機器一分鐘都不停,,人員輪番上陣,。每人每天只能休息四個小時。”轉(zhuǎn)化醫(yī)學(xué)中心主任宋銀森說,。這幾天他每天接聽的電話有幾百個,,耳朵都是蒙的。

從7月30日凌晨一點,,他接到緊急通知,,要求做好大批量核酸檢測的準備,到今天,,他沒有回過家,。核酸檢測小組的17名伙伴,,也一直都在醫(yī)院駐守,。
從7月30日到現(xiàn)在,實驗室一共檢測了5萬多例標本,。這些標本來自鄭州人民醫(yī)院各個院區(qū),,其中也包括鄭州人民醫(yī)院全體在職職工的核酸標本。
面對十數(shù)倍激增的標本量,,核酸檢測小組開啟了超負荷工作模式,。

實驗室一共14臺儀器,一分鐘不停轉(zhuǎn),。17名人員分成幾個小組,,形成自己的輪班。檢測一旦開始,,至少8個小時,,實驗室的門是不打開的,他們也不出來,,否則浪費一身防護服不說,,實驗室還要重新消毒。這中間,,想要透口氣,、喝口水、去個衛(wèi)生間,,都不可能,。

在實驗室工作8個小時之后,他們的頭發(fā),、里面的衣服幾乎被汗?jié)裢?。有些人出現(xiàn)了缺水、脫水的問題,每個人在進入實驗室之前,,都要先喝一瓶加了鹽的水,,防止身體鹽分缺失。
幸好這個團隊年輕,,年齡最大的宋銀森今年41歲,,都說自己身體頂?shù)米 ?/p>
實驗室有兩個值班室作為男女宿舍,里面分別放著一張高低床,,總共四個床位,,供大家臨時休息。正常人是“睡一覺”,,他們是“睡一會”,。每人每天大概能休息四個小時。
實驗室的門每打開一次,,就要消一次毒,。84消毒液拖地,酒精擦拭所有臺面,,紫外線空氣消毒半小時,。這是一次消毒的全部流程。他們必須得小心,。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最直接含有病毒,而且是高濃度病毒的標本,。
檢測的過程,,風(fēng)險重重。標本是不是含有新冠病毒,,在結(jié)果出來之前,,誰都不知道。提取核酸時如有不慎,,標本就可能通過溢灑,、氣溶膠等不同方式對人體造成危害。如果不徹底消殺,,風(fēng)險不可估量,。檢驗人員必須慎之又慎,才能找出其中暗藏的地雷,,給出確切的結(jié)果,,同時保護好自身。
宋銀森經(jīng)常對隊員說,,所有的防護用品,,熱死都得戴著,!這是安全,也是責任,。
大事面前,,大家都特別有擔當。問起家里的困難,,大家都說,,沒什么困難,有困難都自己克服了,。檢驗師張曉林的媽媽前幾天剛做了手術(shù),,她只在家里照顧了一天,就來到醫(yī)院投入工作,。
核酸檢測被稱為疫情防控戰(zhàn)線的“排雷兵”,。希望他們在檢出所有病毒的同時,也保護好自身,,一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來源:鄭州人民醫(yī)院
責編:吳兵
審核:白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