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院區(qū)普外科為一名4歲車禍外傷患兒,,實施了“脾臟部分切除,,脾修補術”,患兒家屬非常滿意,。
2月21晚,,4歲的患兒因車禍由急診送入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院區(qū)普外科,值班醫(yī)生石好嶺大夫接診后,,查孩子生命體征平穩(wěn),,意識清楚,腹部無膨隆,,左邊上腹壓痛明顯,,全身多處軟組織傷,綜合考慮患兒腹部有壓痛,。雖然現(xiàn)在患兒生命體征平穩(wěn),,但不排除“腹部閉合性損傷,、臟器損傷”的可能,遂石好嶺大夫安排值班護士進行抽血檢查,,備好血樣,,同時安排患兒進行腹部CT檢查,檢查結果與石好嶺大夫的判斷一致,,CT顯示“腹腔積液,,左上腹脾周積液--脾破裂。”
此時,,患兒突然出現(xiàn)血壓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跡象,情況危急,,如不及時救治,,危及生命。石好嶺大夫一邊聯(lián)系血庫備血,,進行輸血,、補液治療,維持患兒血壓,,一邊緊急向牛志鵬主任匯報情況,,擬急診行手術治療。牛志鵬主任了解情況后,,考慮患兒多發(fā)外傷,不排除“腹腔多發(fā)臟器損傷”的可能,,考慮患兒年齡小,,自身耐受力差,術中需檢查多個臟器,,決定行“腹腔鏡探查術”,,術中探查發(fā)現(xiàn)患兒腹腔大量積液,脾臟上極破裂,,向脾門方向撕裂,,可見活躍出血。
此時又一道難題擺在面前,,選擇脾臟切除術,,手術操作相對簡單些,腹腔鏡下即可完成,,且術后再出血風險率極低,;但考慮4歲患兒,如切除脾臟,,對其免疫系統(tǒng)將造成破壞,,而且存在長期風險,,靜脈血栓形成、兇險感染等,。牛志鵬主任說:脾臟不僅人體最大的淋巴免疫器官,,還和血小板、紅細胞,、白細胞的清除有著密切的關系,。脾臟切除后對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嬰幼兒,,極易引起脾切除后兇險性感染,。但是,如果選擇保留脾臟,,需要中轉開腹,,切除損傷的部分脾臟,且脾門處有撕裂,,一方面有可能無法完全止血,,另外術后再出血風險也較大。牛主任將術中情況告知家屬,,權衡利弊后,,決定行“脾臟部分切除,脾修補術,,”也就是切除破裂的脾上極,,同時修補脾門處裂傷。
經(jīng)過3個多小時的全力救治,,期間多次出現(xiàn)血壓下降的情況,,在手術室、麻醉科的通力配合下,,患兒脾臟得以保留,,未再發(fā)現(xiàn)活動性出血,血壓趨于穩(wěn)定,。經(jīng)過積極救治,,現(xiàn)患兒恢復良好,引流管未見血性引流液,,復查結果良好,。
術前CT
術后4天復查CT
鏈接:一起了解一下脾破裂有關小知識
一般情況下,如發(fā)生急性脾破裂,,短時間內會出現(xiàn)大汗,、口渴、腹痛,、心慌,、呼吸急促,、四肢濕冷等臨床癥狀,結合明確的外傷史和相應的輔助檢查不難診斷出,。
但小兒腹部外傷,,因外傷后易出現(xiàn)表述不清,無法明確受傷部位,,對診斷有一定干擾,;且小兒血容量少,極易發(fā)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的風險,。所以小兒臟器損傷,要求早期診斷,,及早外科干預,,把握救治的窗口期,避免更危急的情況發(fā)生,。
對于腹部外傷,,部分病人在早期存在出血量少而慢,當時不易診斷,,因為受傷時可能會有疼痛,,但過后腹痛即明顯緩解甚至消失,很多人因此忽視而遺漏,。隨著時間的推移,,出血量越來越多,繼而也可能出現(xiàn)休克,。如果脾臟出血不及時就醫(yī),,血會越出越多。很多人在摔倒或受到撞擊后,,覺得都是外傷休息一下就會好,其實不然,,最好到醫(yī)院就診,,讓醫(yī)生判斷病情。比如顱內,、胸腔,、腹部的出血,起初都可能表現(xiàn)為無癥狀,,或者患者感覺很輕微,,但越拖就越可能導致病情突然加重,到時可能來不及搶救,,而造成悲劇,。(尹國鋒 韓鑫穎)
來源: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責編:吳兵
審核:劉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