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 實習生 金艾琳 /文 記者 王訪賢/圖
從錦榮商貿城起家,在打下了中老年女裝的批發(fā)江山后,,不惑之年的王青決定從新出發(fā),,轉入直播帶貨這個完全陌生的戰(zhàn)場。
9個月斬下160多萬粉絲,,她在供應鏈長跑,、在線觀看量、拓展貨品深度的比拼中左右逢源,。
這是一個草根向財富艱辛進階的奮斗史,,女人憑借膽識、努力和眼光在萬軍中奮戰(zhàn),。我們看到了批發(fā)塔尖層斷臂求生,、不想被時代拋棄的渴望。

24年從小白到鄭州媽媽裝“一姐”
做傳統服裝批發(fā)24年的王青,,壓根沒有想過,,在入行的第23個年頭,在全國積累起三千多家代理商后,竟然會轉入陌生的直播帶貨領域,。在隨后的一年時間里,,她把抖音號“俏大姐”從零帶到160多萬粉絲量。
從服裝的門外漢,,到打造起錦榮商貿城首屈一指的中大淑女裝界“一姐”,,王青用了23年;而從服裝直播帶貨的小白,,到鄭州本地服裝直播界佼佼者,,她只用了一年。
然而,,倘沒有前23年的積淀,,就沒有后一年的迅速轉型。
王青的服裝生涯起于1997年,。
任賢齊《心太軟》風靡大江南北的那年,,17歲的周口姑娘王青拖著行李來到鄭州,跟著姐姐學習剪裁縫制衣服,。夜里趕工,,凌晨趕到市場售賣,白天休息,,周而復始的生活讓她覺得枯燥無味,,她的性格更適合做銷售。
只待了不到1年,,她轉而來到當時的銀基商貿城闖蕩,。店員崗位干到20歲,她等來了一個機會,,在寸土寸金的銀基拿下一個十多平方米的櫥窗,,完成了從普通銷售員到服裝老板的進階。
她恰好在服裝批發(fā)鼎盛年代入局,,生意好得需要天天搶貨,。這練就了她日后拼命女郎的工作作風——貨跟不上,她就去工廠督工,,曾連續(xù)三天三夜沒合眼,,身體累到麻木,手被扎破渾然不覺,,隨時隨地倒在地上就能睡著,。
又一個轉折發(fā)生在2010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工廠,,進一步夯實了供應鏈,。在鄭州批發(fā)市場領域,,有自己工廠的服裝商算是少見。也正是基于此,,她打造出了一個經銷商遍布全國各地的中老年女裝王國,。
背后的辛酸鮮為人知。時至今日,,她依然保持著這樣的作息——冬天4:30起床,,5點開市,夜里12點前幾乎沒睡過覺,。
高粉絲量與低直播觀看量的難題
王青跨入服裝短視頻賽道是在2018年,。那年5月20日,她開了“曼齊服飾店”,,發(fā)出了第一個短視頻,。這甚至不算是一個正規(guī)合格的短視頻,鏡頭虛晃,,沒有人物,,更沒有情景。她只是覺得好玩,、新奇,。那個時候的她,還不覺得這是一個可以深挖的富礦,。
服裝直播帶貨風口真正由杭州,、廣州刮到鄭州市場,是在2019年上半年,。一夜之間,,鄭州大小商戶蜂擁擠進越來越熱的直播賽道,各種MCN機構開始遍地開花,,老板或者店員在鎂光燈下一站六七個小時,,有關直播帶貨的主題培訓一票難求。
這個時候,,王青方姍姍來遲,,于2019年8月開通了“俏大姐”抖音號,,找團隊,、造人設、打IP,,All In短視頻,。她暢想的路徑是,先通過幾十秒的情景短劇蓄積粉絲,,待粉絲量達到一定程度后,,再變現賣貨,。這是不少商戶慣用的做法,但是這也為后期不高的轉化率預埋了隱患,。
至今9個月時間里,,“俏大姐”粉絲量達到160多萬,然而不相稱的是,,其直播觀看量大多維持在四五百,。
“我的預期是一場直播賣貨100多萬元,現在十分之一都不到,。”王青說,。
情感賽道VS帶貨賽道
為何會有這么大的懸殊?
剛剛從杭州回來的王青經歷了一場大洗腦,,她孩子的姑姑在杭州做直播帶貨,,賬號“鐵打的盈公主”,粉絲量只有60多萬,,但是5小時的直播過程中,,帶貨869萬元。這讓她驚嘆不已,。
王青分析,,原因在于“鐵打的盈公主”平常的短視頻更新主要是與服裝日常有關,積累起的粉絲大部分沖著服裝而來,,粉絲較為精準,。王青的賬號主要靠娛樂化情景劇起家,猛然轉換到商業(yè)賣貨,,粉絲并不買賬,。
比如,鄭州一個服裝女主播,,粉絲量已經近18萬,,但在線觀看量只有70多人。
這也就是情感賽道和帶貨賽道的區(qū)別,。
這也與王青的產品定位,、特性有關。“俏大姐”聚焦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女裝,、媽媽裝,,觀看直播的粉絲則以年輕人為主,媽媽們更多習慣于線下購買,,產品購買年齡群與粉絲年齡群并不匹配,。
后臺數據分析,“俏大姐”的粉絲40%為男性,,王青旗下另一個主播號“曼齊服飾店”粉絲年齡結構剛好相反,,85%為女性,。男性購買明顯不如女性。兩個賬號的粉絲量相差懸殊,,一個為160多萬粉絲量,,一個粉絲量僅為8萬多,但是兩者的帶貨量卻相差無幾,。原因就在于粉絲性別結構,。
直播帶貨是一場供應鏈長跑
做得越深,王青越發(fā)現,,服裝帶貨最終比拼的是供應鏈,。
設計打版、樣衣制作,、工廠生產,、物流配送、主播帶貨,、打包發(fā)貨……這些工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需要主播一對多全方位聯絡與推進,一旦哪個工序出了問題,,就會波及到其他工序,,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本質上,,服裝直播賣貨是一場供應鏈長跑,。尤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供貨難題。
很多主播常常遭遇貨跟不上賣甚至是無貨可賣情況,。粉絲下單的貨量太少,,工廠無法因為幾件貨開工生產,做不到小單快返,。即便是擁有獨立工廠的王青,,也遭遇了貨從哪里來的難題。她不得不聯絡多個貨源,,保證順暢供應鏈,。
網上銷售與實體店批發(fā)又是完全不同的節(jié)奏。王青認為,,實體店做的是深度,,網上做的是寬度。前者在于瞄準某單一品類深挖,,做專做透,,后者則在于拓寬產品的豐富度,。
疫情期間的3月份,,她有了上述深刻體驗,。身為服裝類主播的她,做了一場彩妝護膚品的直播帶貨,,提前沒有發(fā)預告,、做準備,倉促上陣,,有80多人在線觀看量,,最終竟然賣了700多單。這讓她覺得,,主播并不局限于原有的單一品類,,而是要做產品的豐富度,“什么貨都賣得來才是專業(yè)主播,。”
一種觀點認為,,直播帶貨適合低價產品,68元一件襯衫,、98元一件牛仔常常會被搶購一空,。但是王青觀點相反,她認為“便宜貨會越走越窄”,,為此她甚至打算未來賣一千多元一件的襯衫,。
從服裝行業(yè)的老將,到直播帶貨的新兵,,到最終淬煉成王者,,只有勇氣顯然不夠,更需要堅持,、方法和熱情,。王青的轉型路才剛剛開始。
【征集令】
你或者已有粉絲百萬,,在新領域已有頗多感悟和收獲,還想更上層樓,!
也或者,,你才剛剛起步,好不容易攢下了三萬五萬鐵粉,,正遇到一個新的門檻與困惑,。
無論怎樣,你總能勇立潮頭,,在每一個風口,,都踏著時代的節(jié)拍,,擁抱變化,不斷革新,!
我們找的就是這樣的你,!河南商報鄭州批發(fā)市場記者“發(fā)哥”,愿與你一起搞大事,!
一來,,河南商報將聯系您,給予專訪報道,,宣傳展現鄭州商貿從業(yè)者積極求變的昂揚狀態(tài),。
二來,河南商報召集鄭州商貿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家中的“網紅”,,組建“網紅天團”,,搭建交流共享平臺,尋求抱團紓困之法和抱團進取之路,,同時,,也助推中原商貿業(yè)復商興市,擴大消費需求,,提振經濟增長,。
我們請您一起為鄭州商貿市場復商興市代言,為提振市場信心助力,!
掃碼到“鄭州批發(fā)市場”微信公眾號,,了解“網紅天團”詳情及報名方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