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影《非誠勿擾2》的朋友或許還記得,,由孫紅雷飾演的李香山因患上一種不治之癥,最終選擇跳海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種疾病就是惡性黑色素瘤,。而在今天,,事情有了轉機,許多新的小分子藥物及單克隆抗體得到有效開發(fā),,并在一些臨床試驗中嶄露頭角,。
2018年11月,我接診了一位千里迢迢從云南前來治療惡性黑色素瘤的老人,。
這位老人在被確診為惡性黑色素瘤的一年多時間里,,經(jīng)歷了手術及傳統(tǒng)方案的化療,病情卻持續(xù)進展,,她小腿上的腫瘤破潰,、滲液,經(jīng)久不愈,。老人家每天還要消毒敷藥以防感染,。由于老人體格瘦小,難以耐受其他方案的化療,,全家人絕望又焦急,。
兒女陪伴著老人四處奔走,最終聽說河南省腫瘤醫(yī)院有新藥臨床試驗可以參加,,他們輾轉來到我們醫(yī)院參加新藥臨床試驗,。
當我問起為何要參加該項臨床試驗、是否擔心有風險時,,老人及兒女均表示:“這個病目前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參加藥物臨床試驗是一個獲得最新療法的機會。我們知道有風險,,但是如果不參加臨床試驗,,就沒有生存的希望了。我們相信醫(yī)生,。”
幸運的是,,老人的疾病正好符合入組條件。老人按照研究方案規(guī)律地服用試驗藥物,,21天為一個周期,,每2個周期,通過CT評估治療腫瘤的效果,。
服藥初始,,老人先后出現(xiàn)了皮疹、發(fā)熱,、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降等各種不良情況,,經(jīng)過對癥處理均平穩(wěn)緩解;
老人服藥14天后,,原本破潰滲液的腫瘤逐漸結痂,,不用消毒敷藥,,也無須擔心感染了;
服藥42天后,,可觸及的腫塊明顯縮小了,。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腫瘤縮小了30%以上,。隨著治療的進行,,不良反應減少了,腫瘤進一步縮小,,老人心情也舒暢了,。
但在5個周期后,腫瘤又長大了一些,,老人不得不退出了試驗,。本以為老人的情緒會異常低落,她卻一身新衣,、戴著具有民族特色的耳環(huán)出現(xiàn)在病房,,與我們告別:“感謝您和大家的治療和照護,我回去好好調養(yǎng)身體,。如果有新的臨床試驗,,我還要來參加。”老人堅定的語氣和滿懷期待的眼神讓我們深受感動,。
雖然該新藥試驗沒有治愈她的疾病,,但卻給她爭取了更多的生存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她因希望而帶著美好的心情結識了新的朋友,,熟悉了鄭州這個有別于她的家鄉(xiāng)的北方城市,;她因參加臨床試驗而了解了臨床試驗,,滿懷信心和希望等待著新的臨床試驗的消息。
在晚期癌癥患者的心里,,新藥就是生命的希望,,只要有辦法治療,再難也要堅持下去,。
新藥能夠帶給患者希望,,但是發(fā)現(xiàn)新藥并不容易,因為新藥只有在藥物臨床試驗時才可以找到,。
目前,,國際上最權威最廣泛采用的癌癥治療指南——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wǎng)絡(NCCN)在其指南中明確提出:治療選擇之一就是參加臨床試驗。在歐美國家,,很多患者都會主動咨詢醫(yī)生是否有適合他們的臨床試驗,。
參加藥物臨床試驗到底有哪些好處呢,?
第一,臨床試驗可以讓患者提前用到療效好,、但目前尚未批準上市的新藥,;
第二,可以讓經(jīng)濟條件不好的患者有機會用上好藥,;
第三,,可以大大減輕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
第四,,研究者會給予患者更好的關注和觀察,;
第五,這是腫瘤患者的“救命稻草”,。
有一部分患者面臨無法手術,、無法放療、無法耐受現(xiàn)有的藥物治療或對所有藥物產(chǎn)生抵抗的窘境,,參加臨床試驗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然而,我們也必須明白,,藥物臨床試驗是受益和風險并存的,。
正如任何抗腫瘤治療都是雙刃劍,臨床試驗也是如此,,可能會獲得奇效,,也可能無效,也可能會有未預料到的副作用,。
腫瘤的治療非常難,,但是從成功上市的新藥療效中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新藥似乎都能夠帶來更長一些的生存期,,我們對腫瘤的治療就是這樣一小步,、一小步地前進著,走在人類與疾病斗爭的長征路上,。
經(jīng)過5年多的發(fā)展,,河南省腫瘤醫(y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已成為中國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究的著名研究中心之一,除腫瘤科,、血液科外,,又成立了獨立的I期臨床研究中心。目前,,已經(jīng)在多個癌種中開展了I-IV期藥物臨床試驗,,承擔了大量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國內注冊新藥多中心臨床試驗,、國內創(chuàng)制藥物I期臨床試驗及藥代動力學研究等,,并設立了省內首家藥物臨床試驗咨詢門診,,由經(jīng)驗豐富醫(yī)學和藥學專家坐診,全方位為腫瘤患者和家屬提供試驗信息和治療機會,,幫助更多的人客觀認識新藥研發(fā),,了解臨床研究可能給患者帶來希望,以便更多的人理解支持臨床研究,。
藥物臨床試驗咨詢門診
開診時間: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診室地點:門診樓二樓46診室
歡迎廣大患者及家屬前來咨詢!

專家介紹
羅素霞,,河南省腫瘤醫(yī)院副院長,,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二級教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擔任中國抗癌協(xié)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靶向治療專業(yè)委員會常委,,河南省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候任主委,,河南省抗癌協(xié)會腫瘤康復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等;擅長乳腺癌,、肺癌,、大腸癌等腫瘤的個體化內科治療,在腫瘤患者的心理康復,、預防保健和疼痛治療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