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來得更晚一些。
雪后初晴,,來到周口市商水縣鄧城鎮(zhèn)葉氏莊園,,青磚外墻高大肅殺,大門深嵌在外墻內(nèi),,狹窄得不相稱,,咋看咋像堡壘。令人聯(lián)想起閩西的客家土樓,、贛南的客家圍屋,,建筑折射出移民內(nèi)向謹慎求平安的心態(tài)。
葉氏莊園的主人,,也是移民,,來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度~氏祖譜》介紹,,葉家移居中原后輾轉(zhuǎn)多地,明末清初遷至鄧城鎮(zhèn)落戶,,發(fā)家之后起造大屋,。
葉氏莊園坐北朝南,自南向北延伸,,宅院以高大樓房代替墻壁,。宅院最南側(cè)是沙河。清澈明凈的河水,,自東向西靜靜流淌,。

沙河冬日風景,美,。河坡陰面有殘雪,。河兩岸,是蕭疏的白楊林,,葉子落盡,,唯余細瘦枝柯更具畫意。在河邊眺望遠處,,沒霧也像有霧,,就是李白所寫的“平林漠漠煙如織”吧。
河邊,,有個小小水碼頭,,碼頭邊用藍塑料瓦搭起遮雨棚。一艘單人小船,在碼頭水邊仄棱著,。碼頭上設(shè)浮橋,,一輛小汽車,正緩緩地在浮橋上行駛,。
沒了這條河,,葉氏莊園景觀要遜色很多。事實上,,沒了這條河,,也不會有葉氏莊園。葉家,,富在土里,,發(fā)在水上。“這里古代是個水旱碼頭,,叫葉埠口,。不光葉家,好幾家沿沙河邊做生意的,,都發(fā)在這了,。”商水縣文廣新旅局局長孫新華說。
現(xiàn)在的沙河,,是河南罕見的通航河流,。明清時的沙河,是遠近馳名的水運要道,,西去可抵達平頂山郟縣等地,,東南經(jīng)淮河可通江達海。
葉氏莊園傍河道碼頭而建,,鞏義的康百萬莊園,,也是傍河道碼頭而建。葉氏家族和康百萬家族,,都以水運發(fā)家,。葉氏家族興盛了兩百年,康百萬家族興盛了四百年,。雖然康家名氣更大,,但細考究下來,兩者祖上都是山西人,,移民到河南,,成長為豫商代表。兩個家族,,都是亦農(nóng)亦商亦儒,,充分體現(xiàn)了以河洛文化為中心,,重鄉(xiāng)土戀家鄉(xiāng)的豫商精神。
人類天生是生意人,,經(jīng)濟學(xué)家亞當·斯密說:“交易可能是人的本性之一,,它的歷史可能和語言一樣古老。”
“商人”這一群體,,自古源于河南,夏朝,,來自商丘的商始祖王亥,,帶商族人用牛羊作為貨幣和外族交易,因此誕生“商人”稱謂,。春秋南陽人范蠡創(chuàng)立最早的商業(yè)理論,,戰(zhàn)國末年濮陽人呂不韋做生意天下聞名。明清時期,,河南雖有康百萬家族,、葉氏家族等地域性商人家族大放異彩,但“明清十大商幫”中,,已沒有豫商身影,。
而今,在激蕩的商海中,,又出現(xiàn)一大批豫籍企業(yè)家和著名企業(yè),,已成為河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葉氏莊園始建于清朝康乾時期,,100余年不斷續(xù)建擴建,。建成后,它總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000平方米,,有600余間房屋。分為一,、二,、三號院,耗資百余萬兩白銀,。因為種種原因,,最早修建的一號院三進院落完整保留,二號院三號院只保留了一部分,。
1986年,,葉氏莊園被列入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葉氏莊園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葉氏莊園,,是北方典型的青磚灰瓦硬山式四合院建筑,大量運用了鐵藝,、磚雕,、木雕、石雕等工藝,,透著敦厚堅實,、質(zhì)樸規(guī)整的氣息。
穿過一號院大門樓,,進入一號院第一進院,,俗稱“大廳院”。它由主樓,、東西廂樓和坐南朝北護院樓圍合而成,。
主樓,是高臺式敞二層樓閣式建筑,,正面以木本色,、寶藍、赭石為基礎(chǔ)色調(diào),,雕梁畫棟,,飛閣流丹。主樓前墻,,是十二扇落地欞子門,,欞門正中懸七尺匾額,上題堂號“慎徐新”,,意思是小步快走搞創(chuàng)新,,是葉家重要的治家理念。
“大廳院”主樓是葉家的公共區(qū)域,。同族共同議事,、春節(jié)闔族拜年、喪事祭吊,、新娘下轎等等,,都在這兒。
大廳院主樓還是區(qū)域公共議事廳,。“明清吏制,,縣下不設(shè)官,分區(qū)域設(shè)首事管理,。民國也是這樣,。商水縣系乙等縣,從1889年至1934年,,商水縣西城域首事,,都是葉家人,。辦公地點,就設(shè)在大廳院,。”商水縣相關(guān)資料記載,。
自一號院“大廳院”北行,進入小巧玲瓏“二廳院”,。它由一主兩廂三座樓構(gòu)成,,二廳院主樓為兩層,一樓入門處是精致的垂花廊檐,。
再向北行,,是三進院“堂樓院”,它最高大,,正面主樓明三暗五,兩側(cè)廂樓直接搭建主樓上,。一主兩廂三座樓房,,都是青磚到頂渾然一體。堂樓院主色調(diào)青灰冷冽,,點綴以華麗磚雕,。
三進院落,“大廳院”華麗,、“二廳院”溫馨,、“堂樓院”硬朗。“大廳院”和“堂樓院”高,,中間“二廳”院低,,整組建筑呈馬鞍形,寓意“家宅安康”,。
“一號院三進院落都是樓房,,葉家人住一樓,二樓放東西,。葉家人精明,,二樓不粉刷,二樓樓板下平上不平,,因為樓板下面是一樓天花板要修整,。”商水縣宣傳部新聞科科長魏紅說。
當?shù)匕傩諅髡f,,葉氏莊園初建前,,葉家人到北京取經(jīng),看到四合院氣派方便,,葉家人學(xué)了它的設(shè)計,。相傳葉家人還偷學(xué)故宮的設(shè)計,,比如一號院不種樹不設(shè)廁所廚房,干凈衛(wèi)生,,防火防盜,,就源自故宮。葉氏莊園在商水有個外號叫“中原小故宮”,。
葉家人蓋房子要求“百年不修繕,,千年不倒塌”。施工時,,葉家人不求快,,但求好,要求施工方做到“深深的根腳寬寬的墻,,小小的間道(長寬不過丈)粗粗的梁”,。相傳葉家人和張莊鄉(xiāng)城上村大財主范百萬同時開工建樓院,一年后范百萬四合樓院竣工,,葉家地基才打好,。
葉氏莊園每座建筑大梁上,均寫著“竣工年月日,、領(lǐng)作師傅姓名,、匠人姓名”,這是主家要求,,也顯示出施工方本領(lǐng)過硬,。

“葉家人在周莊(鄧城鎮(zhèn)東邊三公里)沙河堤里灣買荒灘地建了好幾座窯,用麥秸燒磚瓦,,火力勻,,燒得透,二三百年磚瓦不堿蝕不碎裂,。”葉家第十五代,、75歲的葉斌說。
二號院和三號院,,存留建筑少,,但很精美。我看到殘留的一個大門洞,,門洞上方有精致的五層磚雕,,但門洞內(nèi)空空如也,華麗與空洞,,對比強烈,。令人想起錢鐘書《圍城》中寫到的大門,“好像是個進口,,背后藏著深宅大院,,引得人進去,,原來什么也沒有,一無可進的進口,,一無可去的去處,。”
徜徉在葉氏莊院內(nèi),隨處望去,,都是精巧的細節(jié),。
屋頂粼粼灰瓦上有點點殘雪。
陽光穿過木欞窗,,瘦成道道細光柱,,侵入老房子幽深內(nèi)部。
透過一處拱形門往遠處看,,拱門的線條框出兩扇敞開的雕花木門,,雕花木門又框出更遠處一組欞子門。這是“最中國”味道的設(shè)計,叫借景,收無限于有限之中,。
毗鄰高樓間形成幽深小巷,,夾出一線天,天光流蕩在兩側(cè)老磚墻上,,有微妙明暗對比。徘徊在小巷內(nèi),,想起戴望舒的《雨巷》,,兩者有同樣的寂寥、悠長,。
葉家來到商水鄧城鎮(zhèn)的第一代人叫葉紹逸,相傳他是“靠信義發(fā)家”,。
據(jù)說葉紹逸夫婦在沙河邊上開小茶館謀生,臨近歲末,,一山西客商來此歇腳,,褡褳包落在茶館里,包里有金銀,、賬本等物,。
葉氏夫婦等了一宿零半天,等來了失主,。失主是山西平遙巨富水家一家店鋪的二掌柜,,替東家收了一年賬,差點全弄丟,。他要重謝葉紹逸,,被婉拒。第二年麥收時,,有大船從沙河上游載木材,、石磙,、石臼等開到葉埠口碼頭。船主聲稱東西都是葉紹逸的,,說是山西水家對他的酬謝,。之后,葉家依托水運經(jīng)商,,因為忠厚誠信,,生意越做越大。
至葉家第七代葉方盈時,,在周家口開設(shè)錢莊“德昌和”,。另外還經(jīng)營花生、糧食,、棉花,、皮貨等生意。
葉家人善抓商機,。商水縣城西北鄧城鎮(zhèn)范樓有范氏家族,,“葉方盈娶了范家女為妻,她帶來了范家桑皮紙制作秘方,,葉方盈的桑皮紙作坊,,從此生意興隆。”周口文史工作者楊冠華撰文,。
到了第八代葉敷梓時,,葉家門面已有三十幾處。到了第九代葉含文,、葉含明兄弟時,,葉家產(chǎn)業(yè)已有京廣雜貨鋪、藥鋪,、糧行,、油坊、酒坊等,,還在周家口置產(chǎn)數(shù)處,。

繪圖/王偉賓
周家口是明清河南四大名鎮(zhèn)之一,是舟車輻輳的繁榮商埠,。依托沙河航運和周家口的繁華,,葉家生意越做越大,實現(xiàn)了由小康到巨富的躍升,。
葉氏家族重視讀書,,葉家有私塾叫“四而堂”,建在堂樓院西側(cè)。宗族中有“東街出亞元,,西街出文魁”的說法,,因為清代乾隆至光緒年間,葉家人多次考取進士,、舉人,。葉家人不熱衷仕途,查閱《葉氏家譜》,,會發(fā)現(xiàn)葉家沒出過大官顯宦,出過四品五品官員,,還是候補,未上任,。鞏義康百萬家族也是這樣,,康家與官方有走動有來往,不做官,。
“葉氏家族,,在當?shù)匕簿訕窐I(yè),風評不錯,。無高官顯宦,,也無大奸大惡。葉氏家族舉數(shù)代人之力修的葉氏莊園,,是我國目前保留最完整,、建筑規(guī)模最大的清代民間莊園之一。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商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本磊說。
查閱民國七年(1918年)所修的《商水縣志》,,我發(fā)現(xiàn),身為鄉(xiāng)土中國“中堅力量”,,葉家人的姓名屢屢出現(xiàn),。
葉家第十一代葉繼祖,是舉人,。他關(guān)注地方時事,。商水縣地處黃河南泛沖積扇內(nèi),常年旱澇交替,、大蝗大疫,。清政府建了治理沙河的堤防工程,官方嚴禁破壞河堤,。有人率眾扒河堤,,釀成命案。葉繼祖“據(jù)實具控”,帶百姓打贏官司,。后來葉繼祖出任汲縣教諭(縣學(xué)教官)和遂平教諭,,當?shù)?ldquo;士風為之一變。”
葉家十一代葉星聚,,性沉毅,,少讀書有大志。沙河時有泛濫,,他條陳筑堤修壩,,知縣令他操辦此事,他“日夜經(jīng)營,,須發(fā)為白,。越三年功始浚。”做出很大貢獻,。之后他還數(shù)度捐賑,,建粥廠、捐學(xué)校,,為地方公益出錢出力,。葉氏家族,還前后出了十多個上《商水縣志》的節(jié)婦,??蛋偃f家族,也要求婦女“三從四德”,。這是典型的豫商做派,。
葉家婚娶注重門當戶對,也有意通過聯(lián)姻擴張勢力,。葉家第十二代葉海榮和葉家第十三代葉炳旭的婚姻,,均如此。
葉家第十二代葉海榮,,人稱葉氏莊園“末代莊主”,。
葉海榮十八歲時,娶了臨潁縣陳村陳星聚(曾任多年臺北知府)之女,。陳星聚是有名清官,,葉陳氏陪嫁多是臺灣土特產(chǎn),竹席,、藤編春凳,、草帽等。葉陳氏識文斷字,,能背四書能記賬,,三寸金蓮還能高高跳起踢毽子,性格豪放,類臺灣山民,。
同治四年(1865年),,鄧城眾百姓推舉葉海榮任鄧城寨主,葉海榮夫妻堅守寨防,,抗擊捻軍賴文光部,保護百姓安全,。
光緒三年(1877年)五月大疫,葉海榮設(shè)粥棚舍粥數(shù)月,。
一號院中的“大廳院”,,是域首事辦公室。葉海榮當了30多年的商水縣西域首事,。“縣長和他常來往,,他拿四指寬條子往縣里一遞,就能把人拿走了,。但他辦事公道,,從不仗勢欺人。”葉斌說,。
域首事定期召集轄區(qū)內(nèi)社首,、地保等開會議事,議事內(nèi)容包括田畝,、人口,、地稅攤派、豐歉征免及縣府政令傳達等,,議事結(jié)果,,由域首事報告縣長。每次開會時間三五日不等,,葉海榮包大家吃住,。
域首事還要調(diào)解民事糾紛,諸如田地,、排水,、溝渠、堤堰,、墳塋等方面糾紛,由域首事審理定案,,敗訴者有處罰,。不服判可上告縣府。
為表彰葉海榮熱心公務(wù),,他六十歲時,,商水縣縣長送了“盡瘁桑梓”匾,鄉(xiāng)里送了“敦親厚鄰”匾。
葉炳旭是葉斌的爺爺,,他對爺爺奶奶的生活有很生動的回憶,。
葉斌說:“葉炳旭15歲結(jié)婚,娶了袁河清,,袁河清比他大四歲,,是袁世凱堂兄袁勉堂的女兒。袁勉堂是清朝太醫(yī)院御醫(yī),,是民國‘總統(tǒng)府國醫(yī)顧問’,,商水百姓喊葉炳旭‘郡馬’。袁河清16歲生了大兒子,,夫妻倆總共生了四男二女,,我的父親是老二。”
葉炳旭畢業(yè)于北京警官大學(xué),,他稱著名收藏家張伯駒為大表兄,,在張伯駒指點下,他收藏了鄭板橋的《松竹梅三友圖》《騎牛歸來圖》等作品,。
“奶奶袁河清陪嫁里頭,,也有不少字畫古玩,后來都流落四散了,。”葉斌說,。
葉家和袁家聯(lián)姻,葉炳旭成為袁家快婿,,提振了葉家的聲名,。
葉斌說:“葉家祖上有家訓(xùn),做事憑良心,,富了不欺,,窮了不賴。掙好錢,,名譽值千金,。”
葉斌自己也是這樣,大冬天,,他看見屋后沙河里挖沙子的湖南民工沒冬衣,,就把自己的羽絨服送人家。
葉斌住在葉氏莊園西側(cè)一座三層新樓內(nèi),,身體健朗,,兒女孝順,生活滿足幸福,。他說:“祖上積德,,自己也聽從家訓(xùn),,才有這份好日子。”
作者:盛夏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日報

雪后初晴,,來到周口市商水縣鄧城鎮(zhèn)葉氏莊園,,青磚外墻高大肅殺,大門深嵌在外墻內(nèi),,狹窄得不相稱,,咋看咋像堡壘。令人聯(lián)想起閩西的客家土樓,、贛南的客家圍屋,,建筑折射出移民內(nèi)向謹慎求平安的心態(tài)。
葉氏莊園的主人,,也是移民,,來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度~氏祖譜》介紹,,葉家移居中原后輾轉(zhuǎn)多地,明末清初遷至鄧城鎮(zhèn)落戶,,發(fā)家之后起造大屋,。
葉氏莊園坐北朝南,自南向北延伸,,宅院以高大樓房代替墻壁,。宅院最南側(cè)是沙河。清澈明凈的河水,,自東向西靜靜流淌,。

沙河冬日風景,美,。河坡陰面有殘雪,。河兩岸,是蕭疏的白楊林,,葉子落盡,,唯余細瘦枝柯更具畫意。在河邊眺望遠處,,沒霧也像有霧,,就是李白所寫的“平林漠漠煙如織”吧。
河邊,,有個小小水碼頭,,碼頭邊用藍塑料瓦搭起遮雨棚。一艘單人小船,在碼頭水邊仄棱著,。碼頭上設(shè)浮橋,,一輛小汽車,正緩緩地在浮橋上行駛,。
沒了這條河,,葉氏莊園景觀要遜色很多。事實上,,沒了這條河,,也不會有葉氏莊園。葉家,,富在土里,,發(fā)在水上。“這里古代是個水旱碼頭,,叫葉埠口,。不光葉家,好幾家沿沙河邊做生意的,,都發(fā)在這了,。”商水縣文廣新旅局局長孫新華說。
現(xiàn)在的沙河,,是河南罕見的通航河流,。明清時的沙河,是遠近馳名的水運要道,,西去可抵達平頂山郟縣等地,,東南經(jīng)淮河可通江達海。
葉氏莊園傍河道碼頭而建,,鞏義的康百萬莊園,,也是傍河道碼頭而建。葉氏家族和康百萬家族,,都以水運發(fā)家,。葉氏家族興盛了兩百年,康百萬家族興盛了四百年,。雖然康家名氣更大,,但細考究下來,兩者祖上都是山西人,,移民到河南,,成長為豫商代表。兩個家族,,都是亦農(nóng)亦商亦儒,,充分體現(xiàn)了以河洛文化為中心,,重鄉(xiāng)土戀家鄉(xiāng)的豫商精神。
人類天生是生意人,,經(jīng)濟學(xué)家亞當·斯密說:“交易可能是人的本性之一,,它的歷史可能和語言一樣古老。”
“商人”這一群體,,自古源于河南,夏朝,,來自商丘的商始祖王亥,,帶商族人用牛羊作為貨幣和外族交易,因此誕生“商人”稱謂,。春秋南陽人范蠡創(chuàng)立最早的商業(yè)理論,,戰(zhàn)國末年濮陽人呂不韋做生意天下聞名。明清時期,,河南雖有康百萬家族,、葉氏家族等地域性商人家族大放異彩,但“明清十大商幫”中,,已沒有豫商身影,。
而今,在激蕩的商海中,,又出現(xiàn)一大批豫籍企業(yè)家和著名企業(yè),,已成為河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馬鞍形寓意?家宅安康?
葉氏莊園始建于清朝康乾時期,,100余年不斷續(xù)建擴建,。建成后,它總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000平方米,,有600余間房屋。分為一,、二,、三號院,耗資百余萬兩白銀,。因為種種原因,,最早修建的一號院三進院落完整保留,二號院三號院只保留了一部分,。
1986年,,葉氏莊園被列入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葉氏莊園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葉氏莊園,,是北方典型的青磚灰瓦硬山式四合院建筑,大量運用了鐵藝,、磚雕,、木雕、石雕等工藝,,透著敦厚堅實,、質(zhì)樸規(guī)整的氣息。
穿過一號院大門樓,,進入一號院第一進院,,俗稱“大廳院”。它由主樓,、東西廂樓和坐南朝北護院樓圍合而成,。
主樓,是高臺式敞二層樓閣式建筑,,正面以木本色,、寶藍、赭石為基礎(chǔ)色調(diào),,雕梁畫棟,,飛閣流丹。主樓前墻,,是十二扇落地欞子門,,欞門正中懸七尺匾額,上題堂號“慎徐新”,,意思是小步快走搞創(chuàng)新,,是葉家重要的治家理念。
“大廳院”主樓是葉家的公共區(qū)域,。同族共同議事,、春節(jié)闔族拜年、喪事祭吊,、新娘下轎等等,,都在這兒。
大廳院主樓還是區(qū)域公共議事廳,。“明清吏制,,縣下不設(shè)官,分區(qū)域設(shè)首事管理,。民國也是這樣,。商水縣系乙等縣,從1889年至1934年,,商水縣西城域首事,,都是葉家人,。辦公地點,就設(shè)在大廳院,。”商水縣相關(guān)資料記載,。
自一號院“大廳院”北行,進入小巧玲瓏“二廳院”,。它由一主兩廂三座樓構(gòu)成,,二廳院主樓為兩層,一樓入門處是精致的垂花廊檐,。
再向北行,,是三進院“堂樓院”,它最高大,,正面主樓明三暗五,兩側(cè)廂樓直接搭建主樓上,。一主兩廂三座樓房,,都是青磚到頂渾然一體。堂樓院主色調(diào)青灰冷冽,,點綴以華麗磚雕,。
三進院落,“大廳院”華麗,、“二廳院”溫馨,、“堂樓院”硬朗。“大廳院”和“堂樓院”高,,中間“二廳”院低,,整組建筑呈馬鞍形,寓意“家宅安康”,。
“一號院三進院落都是樓房,,葉家人住一樓,二樓放東西,。葉家人精明,,二樓不粉刷,二樓樓板下平上不平,,因為樓板下面是一樓天花板要修整,。”商水縣宣傳部新聞科科長魏紅說。
當?shù)匕傩諅髡f,,葉氏莊園初建前,,葉家人到北京取經(jīng),看到四合院氣派方便,,葉家人學(xué)了它的設(shè)計,。相傳葉家人還偷學(xué)故宮的設(shè)計,,比如一號院不種樹不設(shè)廁所廚房,干凈衛(wèi)生,,防火防盜,,就源自故宮。葉氏莊園在商水有個外號叫“中原小故宮”,。
葉家人蓋房子要求“百年不修繕,,千年不倒塌”。施工時,,葉家人不求快,,但求好,要求施工方做到“深深的根腳寬寬的墻,,小小的間道(長寬不過丈)粗粗的梁”,。相傳葉家人和張莊鄉(xiāng)城上村大財主范百萬同時開工建樓院,一年后范百萬四合樓院竣工,,葉家地基才打好,。
葉氏莊園每座建筑大梁上,均寫著“竣工年月日,、領(lǐng)作師傅姓名,、匠人姓名”,這是主家要求,,也顯示出施工方本領(lǐng)過硬,。

“葉家人在周莊(鄧城鎮(zhèn)東邊三公里)沙河堤里灣買荒灘地建了好幾座窯,用麥秸燒磚瓦,,火力勻,,燒得透,二三百年磚瓦不堿蝕不碎裂,。”葉家第十五代,、75歲的葉斌說。
二號院和三號院,,存留建筑少,,但很精美。我看到殘留的一個大門洞,,門洞上方有精致的五層磚雕,,但門洞內(nèi)空空如也,華麗與空洞,,對比強烈,。令人想起錢鐘書《圍城》中寫到的大門,“好像是個進口,,背后藏著深宅大院,,引得人進去,,原來什么也沒有,一無可進的進口,,一無可去的去處,。”
徜徉在葉氏莊院內(nèi),隨處望去,,都是精巧的細節(jié),。
屋頂粼粼灰瓦上有點點殘雪。
陽光穿過木欞窗,,瘦成道道細光柱,,侵入老房子幽深內(nèi)部。
透過一處拱形門往遠處看,,拱門的線條框出兩扇敞開的雕花木門,,雕花木門又框出更遠處一組欞子門。這是“最中國”味道的設(shè)計,叫借景,收無限于有限之中,。
毗鄰高樓間形成幽深小巷,,夾出一線天,天光流蕩在兩側(cè)老磚墻上,,有微妙明暗對比。徘徊在小巷內(nèi),,想起戴望舒的《雨巷》,,兩者有同樣的寂寥、悠長,。
◎信義發(fā)家水財致富
葉家來到商水鄧城鎮(zhèn)的第一代人叫葉紹逸,相傳他是“靠信義發(fā)家”,。
據(jù)說葉紹逸夫婦在沙河邊上開小茶館謀生,臨近歲末,,一山西客商來此歇腳,,褡褳包落在茶館里,包里有金銀,、賬本等物,。
葉氏夫婦等了一宿零半天,等來了失主,。失主是山西平遙巨富水家一家店鋪的二掌柜,,替東家收了一年賬,差點全弄丟,。他要重謝葉紹逸,,被婉拒。第二年麥收時,,有大船從沙河上游載木材,、石磙,、石臼等開到葉埠口碼頭。船主聲稱東西都是葉紹逸的,,說是山西水家對他的酬謝,。之后,葉家依托水運經(jīng)商,,因為忠厚誠信,,生意越做越大。
至葉家第七代葉方盈時,,在周家口開設(shè)錢莊“德昌和”,。另外還經(jīng)營花生、糧食,、棉花,、皮貨等生意。
葉家人善抓商機,。商水縣城西北鄧城鎮(zhèn)范樓有范氏家族,,“葉方盈娶了范家女為妻,她帶來了范家桑皮紙制作秘方,,葉方盈的桑皮紙作坊,,從此生意興隆。”周口文史工作者楊冠華撰文,。
到了第八代葉敷梓時,,葉家門面已有三十幾處。到了第九代葉含文,、葉含明兄弟時,,葉家產(chǎn)業(yè)已有京廣雜貨鋪、藥鋪,、糧行,、油坊、酒坊等,,還在周家口置產(chǎn)數(shù)處,。

繪圖/王偉賓
周家口是明清河南四大名鎮(zhèn)之一,是舟車輻輳的繁榮商埠,。依托沙河航運和周家口的繁華,,葉家生意越做越大,實現(xiàn)了由小康到巨富的躍升,。
葉氏家族重視讀書,,葉家有私塾叫“四而堂”,建在堂樓院西側(cè)。宗族中有“東街出亞元,,西街出文魁”的說法,,因為清代乾隆至光緒年間,葉家人多次考取進士,、舉人,。葉家人不熱衷仕途,查閱《葉氏家譜》,,會發(fā)現(xiàn)葉家沒出過大官顯宦,出過四品五品官員,,還是候補,未上任,。鞏義康百萬家族也是這樣,,康家與官方有走動有來往,不做官,。
“葉氏家族,,在當?shù)匕簿訕窐I(yè),風評不錯,。無高官顯宦,,也無大奸大惡。葉氏家族舉數(shù)代人之力修的葉氏莊園,,是我國目前保留最完整,、建筑規(guī)模最大的清代民間莊園之一。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商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本磊說。
◎深宅大院里的家族生活
查閱民國七年(1918年)所修的《商水縣志》,,我發(fā)現(xiàn),身為鄉(xiāng)土中國“中堅力量”,,葉家人的姓名屢屢出現(xiàn),。
葉家第十一代葉繼祖,是舉人,。他關(guān)注地方時事,。商水縣地處黃河南泛沖積扇內(nèi),常年旱澇交替,、大蝗大疫,。清政府建了治理沙河的堤防工程,官方嚴禁破壞河堤,。有人率眾扒河堤,,釀成命案。葉繼祖“據(jù)實具控”,帶百姓打贏官司,。后來葉繼祖出任汲縣教諭(縣學(xué)教官)和遂平教諭,,當?shù)?ldquo;士風為之一變。”
葉家十一代葉星聚,,性沉毅,,少讀書有大志。沙河時有泛濫,,他條陳筑堤修壩,,知縣令他操辦此事,他“日夜經(jīng)營,,須發(fā)為白,。越三年功始浚。”做出很大貢獻,。之后他還數(shù)度捐賑,,建粥廠、捐學(xué)校,,為地方公益出錢出力,。葉氏家族,還前后出了十多個上《商水縣志》的節(jié)婦,??蛋偃f家族,也要求婦女“三從四德”,。這是典型的豫商做派,。
葉家婚娶注重門當戶對,也有意通過聯(lián)姻擴張勢力,。葉家第十二代葉海榮和葉家第十三代葉炳旭的婚姻,,均如此。
葉家第十二代葉海榮,,人稱葉氏莊園“末代莊主”,。
葉海榮十八歲時,娶了臨潁縣陳村陳星聚(曾任多年臺北知府)之女,。陳星聚是有名清官,,葉陳氏陪嫁多是臺灣土特產(chǎn),竹席,、藤編春凳,、草帽等。葉陳氏識文斷字,,能背四書能記賬,,三寸金蓮還能高高跳起踢毽子,性格豪放,類臺灣山民,。
同治四年(1865年),,鄧城眾百姓推舉葉海榮任鄧城寨主,葉海榮夫妻堅守寨防,,抗擊捻軍賴文光部,保護百姓安全,。
光緒三年(1877年)五月大疫,葉海榮設(shè)粥棚舍粥數(shù)月,。
一號院中的“大廳院”,,是域首事辦公室。葉海榮當了30多年的商水縣西域首事,。“縣長和他常來往,,他拿四指寬條子往縣里一遞,就能把人拿走了,。但他辦事公道,,從不仗勢欺人。”葉斌說,。
域首事定期召集轄區(qū)內(nèi)社首,、地保等開會議事,議事內(nèi)容包括田畝,、人口,、地稅攤派、豐歉征免及縣府政令傳達等,,議事結(jié)果,,由域首事報告縣長。每次開會時間三五日不等,,葉海榮包大家吃住,。
域首事還要調(diào)解民事糾紛,諸如田地,、排水,、溝渠、堤堰,、墳塋等方面糾紛,由域首事審理定案,,敗訴者有處罰,。不服判可上告縣府。
為表彰葉海榮熱心公務(wù),,他六十歲時,,商水縣縣長送了“盡瘁桑梓”匾,鄉(xiāng)里送了“敦親厚鄰”匾。
葉炳旭是葉斌的爺爺,,他對爺爺奶奶的生活有很生動的回憶,。
葉斌說:“葉炳旭15歲結(jié)婚,娶了袁河清,,袁河清比他大四歲,,是袁世凱堂兄袁勉堂的女兒。袁勉堂是清朝太醫(yī)院御醫(yī),,是民國‘總統(tǒng)府國醫(yī)顧問’,,商水百姓喊葉炳旭‘郡馬’。袁河清16歲生了大兒子,,夫妻倆總共生了四男二女,,我的父親是老二。”
葉炳旭畢業(yè)于北京警官大學(xué),,他稱著名收藏家張伯駒為大表兄,,在張伯駒指點下,他收藏了鄭板橋的《松竹梅三友圖》《騎牛歸來圖》等作品,。
“奶奶袁河清陪嫁里頭,,也有不少字畫古玩,后來都流落四散了,。”葉斌說,。
葉家和袁家聯(lián)姻,葉炳旭成為袁家快婿,,提振了葉家的聲名,。
葉斌說:“葉家祖上有家訓(xùn),做事憑良心,,富了不欺,,窮了不賴。掙好錢,,名譽值千金,。”
葉斌自己也是這樣,大冬天,,他看見屋后沙河里挖沙子的湖南民工沒冬衣,,就把自己的羽絨服送人家。
葉斌住在葉氏莊園西側(cè)一座三層新樓內(nèi),,身體健朗,,兒女孝順,生活滿足幸福,。他說:“祖上積德,,自己也聽從家訓(xùn),,才有這份好日子。”
作者:盛夏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