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寫慈善,,傳遞正能量!今年9月5日,,由河南省慈善總會,、雛鷹農(nóng)牧集團和大河報社聯(lián)合舉辦的“雛鷹杯”河南省中小學生第三屆慈善征文比賽啟動后,吸引了全省各地200多所中小學,、近7萬名學生參與其中,。經(jīng)過評審會評選,綜合評選出初中組,、小學組一,、二、三等獎以及優(yōu)秀組織獎,、優(yōu)秀輔導教師獎,。11月25日,本屆比賽的頒獎典禮在鄭東新區(qū)昆麗河小學舉行,,慈善美文點贊,,進一步弘揚慈善文化!
激動:孩子獲獎一大家人都跟著開心
25日上午,,來自全省各地的獲獎學生在家長或老師陪同下,,陸續(xù)匯聚到昆麗河小學,,參加頒獎典禮。
小女孩劉冰潔是杞縣春雷學校六(二)班的學生,,跟著老師來鄭州領(lǐng)獎的她,,開心得不得了。劉冰潔的姑姑也來了,,她特意通過視頻聊天,,讓沒能到現(xiàn)場的家人感受現(xiàn)場的氛圍,“孩子能在這樣的比賽中得獎,,是一份特別的榮譽,,也是莫大的激勵,我們一家人都跟著高興,。”

省慈善總會副會長盛國民為榮獲一等獎的中小學生頒獎
活動現(xiàn)場,,一段視頻回顧了慈善征文比賽的溫暖點滴:《慈善法》正式施行兩年多來,在大愛河南,,慈善之花綻放更美麗,,慈善果實積淀得更豐厚。為進一步普及慈善理念,,鼓勵孩子們關(guān)注身邊的凡人善舉,,傳遞社會正能量,河南省慈善總會,、雛鷹農(nóng)牧集團,、大河報社聯(lián)合啟動“雛鷹杯”河南省中小學生第三屆慈善征文比賽,吸引全省各地200多所中小學,、近7萬名學生參與其中,。
經(jīng)過評審會評選,趙含碩,、劉冰潔,、吳潼、張啟航榮獲小學組一等獎,;杜宜軒,、陳?桐、崔濤怡,、馬悅鳴榮獲初中組一等獎,;張紫宸等8名同學榮獲小學組二等獎;徐微曉等8名同學榮獲初中組二等獎,;黃婧媛等15人榮獲小學組三等獎,;張涵語等15人榮獲初中組三等獎。
此外,,鄭東新區(qū)昆麗河小學,、鄭州鄭中國際學校等21所中,、小學校榮獲優(yōu)秀組織獎。陳環(huán),、李獻榮,、韓旭、厲芹,、李坤紅等21名教師榮獲優(yōu)秀輔導教師獎。
省國土資源廳原廳長,、省慈善總會副會長盛國民,,省慈善總會秘書長劉高貴,雛鷹農(nóng)牧集團監(jiān)事會主席兼工會主席侯松平,,大河報社副社長王澤遠,,大河報社副總編許笑雨,河南省民辦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張曉培等參加頒獎典禮,,為獲獎者送上“慈善之花”和榮譽證書,,為弘揚慈善文化的使者們點贊。
碩果:連辦三屆吸引約15萬孩子寫慈善
隨著“雛鷹杯”河南省中小學生第三屆慈善征文比賽收官,,該比賽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比賽共吸引約15萬中小學生參與其中,,已讓慈善的種子在眾多孩子心目中播撒,。
“同學們的熱情參與和同學們記錄的凡人善舉,對于在全社會倡導助人為樂,、團結(jié)友愛,、無私奉獻的友善精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都具有積極意義,。”盛國民表示,連續(xù)舉辦三屆的“雛鷹杯”河南省中小學生慈善征文比賽,,已成為我省弘揚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識、推動慈善文化進校園的重要載體,。

劉高貴、侯松平與榮獲二等獎的孩子們合影
“大家都是心懷大愛,、出類拔萃的慈善精神弘揚者,。”王澤遠對參與者致謝,同時表示,,隨著征文質(zhì)量和數(shù)量進一步提升,,孩子們對慈善的感悟更加深刻,,也必將讓更多孩子關(guān)注、參與慈善,,讓“慈善為人人,、人人可慈善”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慈善征文比賽對大家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日益凸顯——
慈善征文中,,有孩子說:慈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去幫助別人;有孩子說,,慈善不在于錢的多少,,而在于一顆心。有家長發(fā)來孩子的征文和參與慈善活動的照片,,“感謝給予孩子們這樣的機會,,感謝慈善路上的指引!”
還有老師感慨說:鼓勵孩子們寫慈善的過程,,就是多一種方式在孩子們心中播撒善的種子,,“傳遞一份愛心,感受一份溫暖;種下一個善念,,收獲一種良知,。”
“愿每一個人做慈善都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鄭州鄭中國際學校九二班學生杜宜軒已連續(xù)三年在比賽中獲獎,,他發(fā)言時提到,,自己被教訓最慘的一次是因為踢一只流浪狗,“‘你可以不優(yōu)秀,,但你不能不善良’,,我流著淚記下了父母的話。”原來,,在他寫慈善美文的背后,,是父母、老師等的大愛引領(lǐng),。
溫暖:向善而聚多方獻愛心與慈善同行
慈善征文中,,孩子們筆下的慈善溫暖人心;頒獎典禮中,,向善而聚的愛心力量,,也讓這場冬日慈善之約暖意融融。
鄭東新區(qū)昆麗河小學辦公室主任馬志欽代表優(yōu)秀組織獎獲獎學校發(fā)言時說,,學校一直特別重視慈善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通過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心,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動員孩子們用心寫慈善,,感悟慈善,就是為了讓大家懂得感恩,、分享和奉獻,。"
黃花蕊,紅花瓣,,綠葉片,,現(xiàn)場為每位獲獎者頒發(fā)的獎品中,都有一朵盛開的“慈善之花”,,這份特殊的禮物由河南殘友培訓基地的殘疾人學員用彩泥精心制作而成,,為孩子們加油,為慈善助力,。
“我們難免感到弱小,但我們依然需要感恩……”鄭州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劉陽深情朗誦《感恩》,,如暖流直抵人心,。鄭州鄭中國際學校九年級一班的劉嘉揚、金凱,、賈儀涵,、王婭夢、李雨霏5位同學帶來的朗誦《少年強則國強》,,激情澎湃,,再次讓人感受經(jīng)典的力量。昆麗河小學學生袁月亮盛裝登場帶來歌曲《卷珠簾》,,該校三(4)班孩子帶來的合唱《我們快樂成長》等,,精彩表演贏得熱烈掌聲。此外,,河南經(jīng)貿(mào)職業(yè)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的多名志愿者也趕來為頒獎典禮助力,。頒獎典禮結(jié)束后,眾多孩子,、家長,、老師和志愿者紛紛在現(xiàn)場拍照留念,珍藏這段美好的慈善印記,,不少人感慨:“與慈善同行,,心里特別溫暖。”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實習生 張陽 通訊員 朱雷華/文 許俊文/攝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大河報

激動:孩子獲獎一大家人都跟著開心
25日上午,,來自全省各地的獲獎學生在家長或老師陪同下,,陸續(xù)匯聚到昆麗河小學,,參加頒獎典禮。
小女孩劉冰潔是杞縣春雷學校六(二)班的學生,,跟著老師來鄭州領(lǐng)獎的她,,開心得不得了。劉冰潔的姑姑也來了,,她特意通過視頻聊天,,讓沒能到現(xiàn)場的家人感受現(xiàn)場的氛圍,“孩子能在這樣的比賽中得獎,,是一份特別的榮譽,,也是莫大的激勵,我們一家人都跟著高興,。”

省慈善總會副會長盛國民為榮獲一等獎的中小學生頒獎
活動現(xiàn)場,,一段視頻回顧了慈善征文比賽的溫暖點滴:《慈善法》正式施行兩年多來,在大愛河南,,慈善之花綻放更美麗,,慈善果實積淀得更豐厚。為進一步普及慈善理念,,鼓勵孩子們關(guān)注身邊的凡人善舉,,傳遞社會正能量,河南省慈善總會,、雛鷹農(nóng)牧集團,、大河報社聯(lián)合啟動“雛鷹杯”河南省中小學生第三屆慈善征文比賽,吸引全省各地200多所中小學,、近7萬名學生參與其中,。
經(jīng)過評審會評選,趙含碩,、劉冰潔,、吳潼、張啟航榮獲小學組一等獎,;杜宜軒,、陳?桐、崔濤怡,、馬悅鳴榮獲初中組一等獎,;張紫宸等8名同學榮獲小學組二等獎;徐微曉等8名同學榮獲初中組二等獎,;黃婧媛等15人榮獲小學組三等獎,;張涵語等15人榮獲初中組三等獎。
此外,,鄭東新區(qū)昆麗河小學,、鄭州鄭中國際學校等21所中,、小學校榮獲優(yōu)秀組織獎。陳環(huán),、李獻榮,、韓旭、厲芹,、李坤紅等21名教師榮獲優(yōu)秀輔導教師獎。
省國土資源廳原廳長,、省慈善總會副會長盛國民,,省慈善總會秘書長劉高貴,雛鷹農(nóng)牧集團監(jiān)事會主席兼工會主席侯松平,,大河報社副社長王澤遠,,大河報社副總編許笑雨,河南省民辦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張曉培等參加頒獎典禮,,為獲獎者送上“慈善之花”和榮譽證書,,為弘揚慈善文化的使者們點贊。
碩果:連辦三屆吸引約15萬孩子寫慈善
隨著“雛鷹杯”河南省中小學生第三屆慈善征文比賽收官,,該比賽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比賽共吸引約15萬中小學生參與其中,,已讓慈善的種子在眾多孩子心目中播撒,。
“同學們的熱情參與和同學們記錄的凡人善舉,對于在全社會倡導助人為樂,、團結(jié)友愛,、無私奉獻的友善精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都具有積極意義,。”盛國民表示,連續(xù)舉辦三屆的“雛鷹杯”河南省中小學生慈善征文比賽,,已成為我省弘揚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識、推動慈善文化進校園的重要載體,。

劉高貴、侯松平與榮獲二等獎的孩子們合影
“大家都是心懷大愛,、出類拔萃的慈善精神弘揚者,。”王澤遠對參與者致謝,同時表示,,隨著征文質(zhì)量和數(shù)量進一步提升,,孩子們對慈善的感悟更加深刻,,也必將讓更多孩子關(guān)注、參與慈善,,讓“慈善為人人,、人人可慈善”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慈善征文比賽對大家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日益凸顯——
慈善征文中,,有孩子說:慈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去幫助別人;有孩子說,,慈善不在于錢的多少,,而在于一顆心。有家長發(fā)來孩子的征文和參與慈善活動的照片,,“感謝給予孩子們這樣的機會,,感謝慈善路上的指引!”
還有老師感慨說:鼓勵孩子們寫慈善的過程,,就是多一種方式在孩子們心中播撒善的種子,,“傳遞一份愛心,感受一份溫暖;種下一個善念,,收獲一種良知,。”
“愿每一個人做慈善都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鄭州鄭中國際學校九二班學生杜宜軒已連續(xù)三年在比賽中獲獎,,他發(fā)言時提到,,自己被教訓最慘的一次是因為踢一只流浪狗,“‘你可以不優(yōu)秀,,但你不能不善良’,,我流著淚記下了父母的話。”原來,,在他寫慈善美文的背后,,是父母、老師等的大愛引領(lǐng),。
溫暖:向善而聚多方獻愛心與慈善同行
慈善征文中,,孩子們筆下的慈善溫暖人心;頒獎典禮中,,向善而聚的愛心力量,,也讓這場冬日慈善之約暖意融融。
鄭東新區(qū)昆麗河小學辦公室主任馬志欽代表優(yōu)秀組織獎獲獎學校發(fā)言時說,,學校一直特別重視慈善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通過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心,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動員孩子們用心寫慈善,,感悟慈善,就是為了讓大家懂得感恩,、分享和奉獻,。"
黃花蕊,紅花瓣,,綠葉片,,現(xiàn)場為每位獲獎者頒發(fā)的獎品中,都有一朵盛開的“慈善之花”,,這份特殊的禮物由河南殘友培訓基地的殘疾人學員用彩泥精心制作而成,,為孩子們加油,為慈善助力,。
“我們難免感到弱小,但我們依然需要感恩……”鄭州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劉陽深情朗誦《感恩》,,如暖流直抵人心,。鄭州鄭中國際學校九年級一班的劉嘉揚、金凱,、賈儀涵,、王婭夢、李雨霏5位同學帶來的朗誦《少年強則國強》,,激情澎湃,,再次讓人感受經(jīng)典的力量。昆麗河小學學生袁月亮盛裝登場帶來歌曲《卷珠簾》,,該校三(4)班孩子帶來的合唱《我們快樂成長》等,,精彩表演贏得熱烈掌聲。此外,,河南經(jīng)貿(mào)職業(yè)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的多名志愿者也趕來為頒獎典禮助力,。頒獎典禮結(jié)束后,眾多孩子,、家長,、老師和志愿者紛紛在現(xiàn)場拍照留念,珍藏這段美好的慈善印記,,不少人感慨:“與慈善同行,,心里特別溫暖。”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實習生 張陽 通訊員 朱雷華/文 許俊文/攝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