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堵城”鄭州“退居二線”,,洛陽“挑起重任”蟬聯河南最堵之城,。近日,,高德地圖聯合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單位共同發(fā)布《2018Q3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北京蟬聯全國“首堵”,,山城重慶排名第二。洛陽全國排名31位成河南“最堵”城市,,鄭州則位居34位,,成全省“次堵”。但總體而言,,全國城市擁堵全面緩解,,93%城市擁堵同比下降或持平。
洛陽蟬聯河南最堵城市,,堵城鄭州“退居二線”
據悉,,本季高德地圖發(fā)布報告是基于交通大數據,首創(chuàng)發(fā)布了“城市交通立體化診斷”的評價體系,,從時間,、空間、效率三個維度,,九項數據指標多維感知城市交通運行狀態(tài),。根據各項指標進入TOP10的數量將城市擁堵進行分級,來判斷城市立體化擁堵程度,。
總體來看,,洛陽今年前三季度的擁堵程度排名可以用“過山車”來形容,而老牌“堵城”鄭州則一直徘徊在30名以后的位置。
受春節(jié)出行特征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北上廣深杭等一線城市排名下降,,洛陽等大、中型城市排名上升,,年初擁堵程度一度排名全國第三,,首次拿到河南最堵城市的稱號。隨后,,第二季度雖降至第48位,,卻蟬聯河南最堵城市。近日,,第三季度報告出爐,,洛陽排名第31位,再度成為河南“首堵”,。
老牌“堵城”鄭州的交通狀況有目共睹,。今年前三季度,鄭州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分別排名第42位,、第54位和第34位,。相較于去年同期,鄭州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擁堵狀況的緩解,。
城市擁堵總體緩解,93%城市擁堵同比下降或持平
報告顯示,,在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監(jiān)測的361個城市中,,2018第三季度同比2017第三季度有69%的城市高峰擁堵延時指數出現下降,有24%的城市擁堵同比基本持平,,只有7%的城市擁堵同比出現上漲,,93%城市擁堵同比下降或持平。其中貴州,、四川等省小部分城市及部分邊界口岸擁堵上漲,。沿海區(qū)域及中部省會城市擁堵呈現下降。
此外,,在監(jiān)測城市中,本季擁堵程度同比,、環(huán)比也均有明顯下降,。其中,較去年第三季度,,擁堵下降3.9%,,而較上一季度下降3.6%。從24小時擁堵趨勢同比來看,早高峰擁堵延時指數下降明顯,,晚高峰擁堵時長縮短,。
本季全國擁堵延時指數為1.56,全國主要經濟區(qū)域中成渝區(qū)域擁堵程度最高,,擁堵延時指數達1.72,,而長三角區(qū)域高峰擁堵延時指數為1.48,交通狀況較好,。
交通大數據揭示:鞏義人晚上愛去景點逛,,新鄭人晚上常去逛商場
人們下班到家至24時的這段時間是進行休閑娛樂活動的最主要時段,時間資產屬性最強,,報告將其稱為“可支配時間資產”,,或可形象稱為“夜生活”。
本次報告以《2018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fā)展指數》公布的百強縣為樣本,,根據高德地圖的交通大數據,、位置大數據能力,綜合選出TOP20縣級行政區(qū),,對百強縣活力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如下:百強縣居民每天的可支配時間資產約為7小時,,相比一線城市,多出約2小時,;其“夜生活”出行目的地以公園廣場最高,,其他運動、休閑場所出行次之,。
從百強縣出行特征榜單中不難看出,,鞏義人的夜生活中,景點出游比例相對較高,;而新鄭人則以商場購物出行為主,。此外,在出行目的地中,,百強縣城居民前往學校等教育場所的比例明顯高于一線城市,,在教育上給予了下一代更大壓力。
舉例說明
以洛陽,、鄭州為例,,洛陽第三季度高峰擁堵延時指數是1.607,即高峰出行時間是暢通狀態(tài)下的1.607倍,,而鄭州高峰出行時間是暢通狀態(tài)下的1.593倍,。
對兩城來說,9月21日是鄭州本季最擁堵的一天,,高峰擁堵延時指數達1.93,;9月25日是洛陽本季最擁堵的一天,,高峰擁堵延時指數達1.9。而這兩天,,正好是中秋節(jié)前后,。這一狀況,或是對鄭州作為河南省會城市首位度較高的反映,。此外,,18:00是兩城一天中共同的最擁堵時刻。
作者:大河財立方記者 丁洋濤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