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其中,個稅起征點從每個月3500元提升到全年6萬元(每月5000元),除了“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增加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可在稅前予以扣除,成為此次個稅法修改的亮點,。8月2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常委會二次審議,,記者從現(xiàn)場了解到,,與一審稿相比,二審稿增添了新的亮點,。
【修改1】擬將“贍養(yǎng)老人支出”納入專項附加扣除
所謂專項附加扣除,,就是在全年6萬(每月5000元)的個稅起征點基礎上,可以另行扣除的項目,,養(yǎng)育子女,、個人繼續(xù)教育、看病、住房等都是與市民基本生活息息相關的支出,。專項附加扣除考慮了個人負擔的差異性,,更符合個人所得稅基本原理,有利于稅制公平,,因此,,這項設置成為此次個稅法“大修”的一大亮點。
此外,有些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考慮到工薪階層獨生子女家庭居多,贍養(yǎng)老人負擔較重等實際情況,,建議對于贍養(yǎng)老人支出予以稅前扣除,。因此,二審稿中在5項專項附加扣除的基礎上,,增添了第6項:贍養(yǎng)老人支出,。
【修改2】勞務報酬所得等打八折后計為收入額
此次個稅法修改的另一大亮點,則是將分類征稅方式修改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
現(xiàn)行個人所得稅法采用的是分類征稅方式,,將應稅所得分為11類,實行不同征稅辦法,。一審稿結合當前征管能力和配套條件等實際情況,,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4項勞動性所得納入綜合征稅范圍,。
有的常委會委員和專家提出,,稿酬所得需要長期的智力投入,在稅負上應當給予一定的優(yōu)惠,。因此,,二審稿將第五條第二款修改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這也就意味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打八折”后再計算為收入額,,而稿酬所得則在此基礎上,,再打“七折”,享受“折上折”。
解讀1:擬定的6項專項附加扣除到底咋扣除,?
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支出,,不少讀者很關心,,擬定的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如何落地?是不是必須索要相關票證呢,?
記者了解到,,目前相關部門正抓緊完善細化政策,初步考慮在標準制定上要適當考慮地區(qū)差異因素,,但公平起見,,將主要采取限額或定額扣除辦法,而非據(jù)實扣除,,并在政策設計上盡量考慮今后個體報稅的便利化,,盡量減少單一收入來源的納稅人自主申報。
解讀2:預計啥時候實施,?不少讀者關注何時可以“落地”,。據(jù)介紹,此次個稅法修改,,采取了"一次修法,,兩步到位"的操作模式。
草案擬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擬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至5000元/月,,并適用新的綜合所得稅率,;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所得,,先行適用新的經(jīng)營所得稅率。
作者:大河客戶端特派北京記者 段偉朵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大河報